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画面中的英国正在意图脱离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欧盟C.北约D.WTO
2 . 世界的联系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接踵而来的西方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给欧洲带来了福音。……东西两半球不同文化圈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性影响》

材料二   火车、轮船等工具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面对全球化的现实,实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文学家刘心武在《献给命运的紫罗兰》中说:“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就连南极洲冰层下的土地也已经测量清楚,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经记录在案。……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艺术家则试图透过漫画反映反映另一种别样的心声: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由此联想,归纳产生材料三刘心武所描述现象的主要动因。
(3)你如何认识“全球化”这一历史与现实现象?
2020-04-0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表明,欧共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一个
A.区域统一的世界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美协作的世界D.势力均衡的世界
2020-04-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在联合国成立的问题上,各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相同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是(  )
A.建立一个和平平等的世界B.建立一个美苏两国操纵的世界
C.处置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D.成立联合国,重建世界格局
5 . 2011年4月8日上午10时26分,上海迪士尼乐园(如下图)项目正式开工,它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这反映了(  )
A.中美分歧已经基本消除B.经济全球化正加速发展
C.中国成为亚洲经济中心D.美国文化开始影响中国
2020-04-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崇明区201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2年,欧共体12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并将“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向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全球有三亿“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       

——华东师范大学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 to Moscow(莫斯科),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


材料四: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说,占世界人口19%以上的中国已经正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国,成为国际上最大市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2)运用所学,结合以上材料,阐述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认识。
2020-03-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历史概念的掌握——“经济全球化”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内涵,包括时间、地点、内容(过程)结局等史实要素;历史概念的外延,包括背景(原因、条件等)与之相关事件(事物)的联系、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评价要素。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材料进行概括和总结,给“经济全球化”下一定义。

材料一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自黄邦和等《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产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摘自刘宗绪《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四   1960年,全球五个最富国家和五个最穷国家人均收入的差距是30倍,1990年达到60倍,如今则扩大到74倍。1999年,最富裕国家人均GDP(美国为30600美元)与最贫困国家人均GDP(埃塞俄比亚仅为100美元)之比竟达300:1,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摘自(英)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2020-03-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国际格局

国际格局(International configuration)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以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角色及其组合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


叙述20世纪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
2020-03-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4月学习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9 . 2004年12月,中国联想集团以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2008年9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着手收购中国品牌饮料汇源果汁。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B.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
C.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D.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2020-03-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2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世界秩序

本世纪的世界秩序有两个巨大的试验: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两者都是悲剧性的失败。在一次敦促美国国会加入国联的演讲中,伍德罗·威尔逊宣称:“这是对和平的切实保障。这是由诺言构成的对付侵略的切实的保障。”国联成立后不到20年,这个世界就陷入破坏力最大的战争。

富兰克林·罗斯福对联合国的态度有过这而无不及。他指出:“我们这次无论如何不能丧失建立一个国际秩序的希望。他将能维护和平并在各国之间实现持久和更为完美的公正。”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联合国船里以来,先后又有大大小小120次战争爆发。在这些战争中殒命者达到1800万人,超过第一次时间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

                                                              ——理查德·尼克松《1999 不战而胜》


(1)请简介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2)尼克松对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评价是怎样的?如此评价的依据是什么?
(3)结合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2020-03-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闸北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