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在呈给光绪帝的《请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 中提到:“军民合治,满汉不分,以 定国是而一人心,强中国”的主张;梁启超也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要实现联合,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这 些观点(     
A.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B.继承了传统的民族思想
C.推动了民众思想启蒙D.蕴含了近代民族认同观
2024-05-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巩固检测(期中)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1784年在日本发现的“汉委奴国王”金印与1981年在中国邗江发现的“广陵王玺”。经比对发现:两枚金印的印面尺寸、篆刻字体、阴刻镌法、印钮纹极为相似。日本考古工作者根据“广陵王玺”的考证资料,确认“汉委奴国王”金印是真品。据此可知(     
A.历史研究方式决定历史结论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复杂
C.历史研究需多类型史料互补D.历史研究注重史料多源互证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曾出现两个大循环;第一个大循环是从秦汉的统一到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再到隋唐的统一;第二个大循环是从隋唐的统一到五代宋辽金西夏的分裂,再到元明清的统一。在这两个大循环中,中原地区的汉族深入“夷狄”所居住的边疆,而“蛮荒异域“边疆民族也流入中原地区。由此可见,清朝疆域的奠定(     
A.得益于源远流长的民族交融B.是中原王朝不断完善边疆治理的结果
C.源于汉族对边疆的长期开发D.取决于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周期演变
4 . 先秦时期强调“夷夏有别”,春秋战国时期“尊王攘夷”成为诸侯称霸的重要条件。而《史记》中认为匈奴是黄帝的后裔,与华夏民族共祖,汉武帝时期泰山刻石碑文中“四夷”臣服、万邦来朝是帝王功成业就的重要标志。这一变化可用于说明汉代(       
A.大一统局面的巩固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著史规范逐渐形成D.华夏认同观念的强化
2023-09-06更新 | 425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致远实验学校、固镇汉兴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代嘉靖时期,在北方拒绝边境互市,在南方严格执行海禁。但到了万历时期,在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守护下,北方又“隆庆和议”,俺答汗以顺义王名义归附,南方有漳州月港的开海,使海盗变成了海商。这说明(     
A.政治制度弊端明显B.八股取士造成思想僵化
C.农耕经济封闭保守D.国家安全影响对外政策
6 . 唐朝时,在西域、东北、岭南、漠北等地共设置羁縻府州近千个,羁縻府州的都督和刺史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充任,中央政府在这些地区“顺其土俗”,不收赋税,接受以政治象征意义为主的土贡。当时这些措施(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B.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完善了中央行政体制D.削弱了边疆地区政治地位
7 .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兴于唐宋时期,盛于明清时期,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茶马古道的发展

茶马古道示意图
A.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B.反映了边疆治理能力提升
C.促进了中西经济交流频繁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021-11-16更新 | 700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秦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简表。表中变化反映出秦汉时期(  )
项目秦朝汉朝
疆域东至大海,南至象郡,西至陇西,北至长城在秦朝基础上有所拓展,(黄)河西设郡,西域设西域都护
国家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汉族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生了异变B.区域民族关系走向了缓和
C.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加强D.中国辽阔的版图基本奠定
2021-09-05更新 | 778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汉唐中国遵循古代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叠合的理想形态,在中国与四邻的关系中,形成一个多重同心圆网络,中国居于中央,编织列国于四周。这一网络的形成根源于
A.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B.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册封朝贡制度形成
2021-08-07更新 | 1151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襄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