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2022-10-27更新 | 2864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朝定都北京后,仿明制实行漕运制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奉铁路建成通车,以后京汉铁路、津浦铁路也相继通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下令取消漕运。光绪三十年(1904年)漕运官署悉行裁撤,漕运制度遂告废止。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东北农业的发展B.始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凸显了中央集权的弱化D.适应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3 . 1777年1月,华盛顿给战地医生写信:“由于天花的广泛传播,而在我军中又无法防止,我已决定在部队中进行预防接种。因为如果天花继续传播,疾病将比敌人的刺刀更令人恐怖。如果接种能立即开始并获得成功,我们的军队将能免于这种灾难性的威胁。”材料反映了天花疫病流行(     
A.为打败英军提供了时机B.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
C.促使美国现代医疗体系建立D.表明接种牛痘战胜了疫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中出土有4根金针、5根银针,总共“九针”,与《黄帝内经》中所讲“九针”致。同时,汉代《居延简牍》中出现了“针刺疗法”的记载;甘肃居延《肩水金关汉简》也记载了“灸法”的使用。这些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汉代针灸的临床应用B.中医强调系统辨证施治的观念
C.统治者重视针灸医学D.针灸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
5 . 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经好望角经地中海
胡椒100—200万磅300—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35—65万磅70—100万磅
A.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
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2-10-05更新 | 2516次组卷 | 151卷引用:黑龙江省农垦佳木斯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将纺织机、蒸汽机等一系列技术列为“高科技产品”,对美国实行技术封锁,并通过法令禁止机器、设计图纸或相关模具出口。英国政府还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国,向美国移民的工匠和制造业主一经发现即予以逮捕。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旅客法》,进一步阻止熟练工匠和产业工人移民美国。同时,为了防止技术泄密,英国人极少同意外国人参观本土的纺织设备,并将盗窃蒸汽纺织机设计图纸定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据陶惠芬《欧美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利用》等

材料二下表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变

时间对华管制政策备注
1949年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禁止军事物资出口新中国刚成立
1950年实行全面禁运朝鲜战争爆发
1952年扩大对中国禁运,中美贸易冻结巴黎统统筹中国委员会(输出管制统筹中国委员会)成立
1969年贸易解禁,允许非战略物资的贸易尼克松执政
1972年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享受偏向性优惠《上海公报》发表
1980年原则上可获得军民两用技术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3年将中国提升为“友好非盟国”待遇,基本取消对华输出管制里根执政

——据姜辉《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与我国技术引进路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对美国技术封锁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发展国家如何突破科技发展的种种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高纬度地区的人们,生存条件太差,无法种植。低纬度地区的人们,因为采集条件相对较好,不需要农耕。只有中纬度地区的人们需要种植并且可以产生农耕,因为他们面临饥荒,他们需要挑战饥荒,他们需要度过冬天,他们需要贮藏。”据此推知,该学者讨论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地理环境与农业起源的关系B.储备技术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C.食物生产与人类文明的产生D.历史条件影响古代多元文明
2022-08-27更新 | 1142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18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脱(计量单位),1845年为18.665百万夸脱。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19593400亿斤,1961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6000亿斤,1984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
9 .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下列各项对现代农业的表述恰当的是(     
①以大型农场为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   ②高度机械化、集约化生产
③出现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       ④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辣椒起源于中南美洲。距今7200年至5400年,印第安人已开始栽培辣椒。1493年,哥伦布将辣椒带回西班牙,后传入葡萄牙。16世纪初,葡萄牙人把辣椒先后传入西非海岸和东非海岸,以及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在欧洲,辣椒通过各种路线和渠道传播,到18世纪中叶以后,部分品种的辣椒在培育过程中,辣度不断降低,至此才逐渐为欧洲人所接受。

——摘编自张箭《辣椒在全球的传播》

材料二   明代后期,辣椒传入我国。康熙年间,贵州苗族地区把辣椒当药品,驱寒祛湿开郁。清期末年辣椒进入川菜菜谱,成为川菜中主要调料之一;湘菜因辣椒而兴起。建国后,辣椒与其他品种作物的间种、套种、轮种快速发展,开发出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等多重产品。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现今,我国在饮食口味上形成了重辣区、微辣区、淡味区等三大层次的辛辣区,辣椒成为地域文化符号。

——摘编自邹学校等《辣椒在中国的传播与产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辣椒在全球种植与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辣椒的传播和食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