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的全球史”

近代以来,英国的时间概念经历了国家化和全球化的过程。

片段一   时间国家化

1675年,英国建立了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负责测量经度。

1714年,英国政府成立“经度委员会”,提供奖金及专利来征求准确测量经度的方法。

1735-1761年,哈里森发明精确的海钟,以时间测量经度(1小时对应15度),经度诞生。从此,英国的舰船能够到达地球的任何角落。

1771年,英国工厂主阿克莱特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本人急需两名精通机械零部件设计业务的钟表匠,同时诚聘熟悉轮齿啮合连接业务的技术人员若干名。”

1798年,英国钟表匠发起抗税请愿活动,他们认为:“棉纺业和毛纺业完全受惠于钟表制造工匠……”

1840-1855年,英国98%的公共时钟设置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片段二   时间全球化

1864年,通过连接格林尼治时钟的电信电缆,开普敦鸣放正午炮,传达英帝国时间。

1884年,华盛顿国际天文学家代表大会召开,法国人强调中立原则来反抗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权威地位,并联络其他国家反对英美发起的决议,但大会最终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成为世界计算时间和空间的起点。

1924年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

——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美】奥格尔《时间的全球史》

(1)根据片段一、分析英国能完成“时间国家化”的原因。
(2)根据片段二、指出英国推进“时间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时间的全球史”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国际贸易不断发展演变,其阶段特征如表所示。

1518世纪中叶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开始。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在国际贸易中先后居于优势地位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机织品成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造品;大宗工业原料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
19世纪末至一战前国际贸易仍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垄断组织开始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并形成了一个以西欧、北美国家、日本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并进口制成品的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在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和武器产品贸易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矿产品和石油所占比重迅速提高。世界贸易中,欧洲的重要性降低,美国的地位上升很快

——摘编自海闻《国际贸易》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一阶段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表达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1800年世界十大城市的变迁(根据当时估算人口排序)

年份世界十大城市
1600君士坦丁堡、北京、巴黎、东京、大阪、伦敦、杭州、京都、艾哈迈达巴德(印度)、伊斯法罕(伊朗)
1700北京、伦敦、东京、君士坦丁堡、巴黎、广州、大阪、京都、杭州、那不勒斯
1800伦敦、纽约、巴黎、柏林、东京、芝加哥、维也纳、圣彼得堡、曼彻斯特、费城

——摘编自【美】钱德勒《三千年来的城市发展》等

材料二   15001900年欧洲的城市化率

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率
15001600170018001900
法国4.2%5.9%9.2%8.8%25.9%
德国3.2%4.1%4.8%5.5%28.2%
意大利14.9%16.8%14.7%18.3%21.2%
英格兰和威尔士3.1%5.8%13.3%20.3%61.9%
西班牙6.1%11.4%9.0%11.1%26.8%
全西欧6.1%7.8%9.9%10.6%31.3%

备注:数据为居民在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占本国(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

——摘编自刘景华《工业化以来西欧的“乡村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0—1800年世界十大城市中,中国城市所占席位最终减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中某一国家或地区,对其城市化率的情况进行分析。
2024-05-15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钱乘旦先生在《新世界史纲要》中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阐释世界历史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交叉并举的客观事实,探索符合历史事实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以下为该书第四章章节目录及内容概览。

章节内容概览
第四章
近代早期的世界
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
第二节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多远格局的长期维持
第四节西方的崛起
第五节科学文化的发展
近代早期的世界,始于资本主义在西欧登上历史舞台,也始于1516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的新航路开辟。从历史的纵向发展看,是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过渡;从历史的横向发展看,是各文明圈之间突破了相对闭塞、隔绝的状态,从分散走向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随着经济文化交流急剧扩大,人们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也日益增加,历史逐渐向世界历史迈进。西欧进入资本主义早期阶段即重商主义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摆脱封建束缚,开始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而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仍在自身传统轨道上运行,展现着各自文明的特点与辉煌,多元文明的格局依然明显。东方几大文明圈的优势依旧存在,西欧则开始了它的追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西欧出现的早期民族国家开启了西方几百年的扩张活动,渐次构筑起世界殖民体系。随着殖民体系的逐步构建,世界整体格局的变化拉开了序幕。

——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第四章体例,撰写“第五章:近代晚期的世界”章节目录和内容概览。(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流行病传播猖獗,其中以鼠疫、麻风等为最盛。麻风在13世纪最为猫辄,在欧洲平均每400人中就有一患者,后经严格隔离才停止蔓延,这促进了欧洲医院的设立。1346年欧洲鼠疫大流行,促使威尼斯港口设立检疫,以后的伦敦、巴黎等也颁布了一些防止传染病的法规。中世纪医学基本上由僧侣掌握,只有他们懂得拉丁语,保存了一些古代传下来的医药知识,他们为病人看病,也替病人祈祷,发展成所谓的“寺院医学”,他们把治愈与“神圣的奇迹”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赵秀荣著《西方医疗社会史》

材料二   17世纪中叶荷兰的莱顿大学开始实行临床教学并取消宗教派别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国学生。到18世纪,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起来,莱顿大学在医院中设立了教学病床。16世纪,中国已用人痘接种来预防天花。18世纪初,这种方法经土耳其传到英国,詹纳在实践中发现牛痘接种比人痘接种更安全。他的这个改进增加了接种的安全性,为人类最终消灭天花作出贡献。德国人弗兰克(17451821)写成《医务监督的完整体系》,其中就谈到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的很多问题。同时,还有人呼吁改善监狱卫生、解放精神病人。但这类活动主要是个人活动,直到19世纪,政府才逐渐重视这些问题。

——摘编自【英】基尔·沃丁顿《欧洲医疗五百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中世纪疾病治疗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欧洲医学取得进步的主要表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医历史悠久且成就斐然,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近代中医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理论的封闭性、家传师授的传承方式以及政府的管理缺失等使其失去了社会基础。鸦片战争后,西医逐渐取得了在华传播的特权。甲午以来,部分开明士大夫提出“医学救国”口号,掀起以西医“保种强身”救中国于水火的思潮,不少有志之士选择到由医学走向近代化的日本习医。留日医学生的种种经历加剧了对中医的不满,进而围绕中医是否科学、是否应被加入教育系统、是否应被废止等问题,与中医人士展开激烈争论。随着中西医论争的发展,参与争论的中医人数及团体数量皆呈增长趋势。部分中医学者逐渐认识到西医的长处,进而提出“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口号,倡导中西医融合发展。“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后,部分中医主张仿照西医教育体系,创办中医院校、编写中医教材。1925年内务部吸取中医人士建议颁布《中医医士管理规则》,对中医从业资格管理进一步细化。近代中西医学争论突出反映了中西交流之门大开后中外文化碰撞、融合与发展。

一一摘编自胡振宇《博弈与发展:“废医派”留日医学生与中医近代化研究》

(1)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西医论争兴起的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中西医论争。
2024-04-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9年中央卫生会议通过废止中医案,激起了全国中医界的抗争。3月11日,上海《医界春秋》主编张赞臣等发表《医药团体对中卫会取缔案之通电》,强调中医对中华民族的生命延续以及人口兴盛功高绩伟,指责余云岫等提案是“反动性专制式之怪议案”,是为“帝国主义者辟一医药侵略之新途径”,“西医主张废置中医中药,尽改西医西药,使我全民族之生命,操于西医西药之手,他日西医之技,不传吾国,西方之药不输吾国,此时中医中药已绝迹,西医西药又告穷,则吾全民族之生命,将何所托命?”

上海特别市商民协会等在通电中称:“彼既借政治势力为压迫,我当秉民权主义以反抗,力促全国各界彻底觉悟,国医国药灭亡之可忧,外人经济侵略之可惊,一般卖国西医阴谋之危险。”

3月17日《申报》刊发了余云岫之《异哉旧医之举动》,重申废止中医的理由,中医界“不许医药之科学化也,是不许政府有卫生行政也,是不许中国医事卫生之国际化也,是坐视文化侵略而不一起谋所以振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必枯守诞妄不根之玄学时代落伍之国粹而后快”,“不许维新,不许改革,虽疆域日削。国权日丧,以至于国破家亡,同归于尽,亦悍然不顾”,认为中医界的行为是“以欺惑愚蒙,阻遏进步”、“逞一朝急气之忿,而忘邦国之大计者也”。

——摘编自郝先中《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研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1929年中央卫生会议通过废止中医案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4-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宗时市舶司所收犀象、香药等舶货,“岁约获五十余万斤、条、株、颗”“一岁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宋仁宗天圣以来,犀象等宝货“充牣府库,尝斥其余以易金帛、刍粟,县官用度实有助焉”。至皇祐中总入为“五十三万有余”,宋英宗“治平中又增十万”。到南宋绍兴年间,市舶司的“抽解与和买岁计之约得二百万缗”。因此,在宋政府特别是南宋政府财政中占有相应的比重,“大率盐铁居十之八,茶居其一,香矾杂收又居其一焉”。

       ——摘编自漆侠著《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1870年贸易总值为12 067.7万海关两,1911年则增为其7倍。1870年以后贸易增加的原因很多,其中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及中外间设立电报,尤为重要。此外,1870—1892年的22年间,贸易总值增加近一倍,1892—1911年贸易总值则增近三倍,后一时期贸易值所以增加较为快速,关键因素之一是1890年到1911年间修筑了很多铁路,如中东、胶济、芦汉、北宁、沪宁、广九、津浦等线。其次,1905年日俄战争前后,东北开放对外贸易,1902—1911年,东北共有10处口岸开放,并开始有大豆出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三   1950年4月签订的中苏两国贸易协定和苏联向中国贷款的协定,立即使1950年两国间的贸易额在中国大陆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为第一。其后,中国又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西方“封锁”“禁运”,中国大陆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发展更快。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晚清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024-04-05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某种意义上,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可称为“白银世纪”。17世纪末以后,葡萄牙在其属地巴西开始大量开采黄金,英国抓住了机遇,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了《梅修因条约》,葡萄牙向英国出口葡萄酒,英则向葡及其殖民地出口制造业商品,此后两国又签订一系列补充条约。但是,葡对英的贸易总是呈现逆差,为了平衡贸易赤字,葡动用从巴西运回的黄金,把它们不断地送到英商手中,于是巴西黄金经过葡萄牙这个漏斗,大量地流入英国国库。“1700年从巴西流入葡萄牙的黄金为35万英镑,1760年时已高达220万英镑……从18世纪30年代起,葡属巴西的所有黄金、钻石的收入中用来贴补葡与英之间贸易赤字的价值数额在100万至200万英镑之间”。

有人估计,18世纪巴西出产的1000多吨黄金中,有90%被运至葡萄牙,其中有60%,即500多吨又被运至英国。大量黄金被运至英国,为英国货币稳定、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18世纪,英国成为西欧黄金中心区,西欧商人资本,特别是荷兰商人资本,在荷兰丧失经济优势后,以购买英国国债的形式大量流入英国。1737年,荷兰人拥有1000万英镑的英国国债,相当于英国全部国债的1/51762年,荷兰人拥有1/4的英国国债,高达1200万英镑。

——摘编自罗翠芳《1618世纪商人资本在西欧国际流动的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商人资本在西欧国际流动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英国货币稳定的有利条件。
2024-03-26更新 | 18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整个19世纪,墨西哥的食谱中、夏多布里昂牛排(一种高级法式牛排)逐渐取代了西班牙炖羊肉,同时也将当地土著所吃的玉米馅卷作为“低级”食品排除在外。在1910年的独立庆典上,没有一道墨西哥莱出现在为这一爱国场合而准备的二十桌法式宴席中。富有的智利人出口用移植至波尔多的葡萄酒酿制成的上好葡萄酒,他们从自己大陆的仿品中获利拉美的精英们参加晚宴时,身着精纺羊毛双排扣礼服大衣,头戴大礼帽,这身行头更适合多雾的伦敦而非热带的里约热内卢。但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法国菜肴开始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的公共宴席上退出,取而代之的是阿根廷的大块烤牛肉、秘鲁新鲜的酸橘汁腌鱼、智利的玉米蛋糕。

——摘编自杰弗里·皮尔彻《世界历史上的食物》

提取材料中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