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开始,跨国长途贸易成为欧洲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18世纪时英国积极从事以贩卖奴隶为主要手段的“三角贸易”。英国从利物浦、伦敦等城市用船载运棉麻织品、玻璃、陶瓷器皿、各种装饰品等,驶往非洲交换黑奴;并用船把黑奴运往西印度和南美殖民地的种植场,卖给农奴主,然后买进殖民地的糖、烟草、棉花返回英国,并将其作为原料卖给工厂主。公元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使英国获得贩卖奴隶的垄断权,不仅为英国的贩奴商人带来了神话般的利润,而且加强了英国在那些需要供应黑奴来经营种植场的殖民地里的地位。

——摘自鲁中石《世界通史》

材料三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为筹集资金开始发行股票。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海上贸易的特点,分析其兴起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英国开展三角贸易的国内条件,并概述三角贸易客观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7世纪前期荷兰股票交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23-24高三上·全国·课后作业

2 . 材料一 18 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指示,早晨5:45 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278名工..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近代工厂制兴起于18世纪70年代。1786年,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固定资本3789镑;1789年总资产5421镑,固定资本3916镑。阿克莱特的克罗坍福德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用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规定:“任何人如非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 装一便士罚款。”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三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在找到工作后,工人们却发现工作时间很长,一天工作16小时稀松平常。当工人们最后争取到分两班轮换的12小时工作制时,他们将这一改变看作一件幸事。如果仅仅是工作时间超长也可以忍受,因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其实与实行家庭包工制时在家里工作的时间相仿,但是在习惯工厂的纪律和适应机器生产的单调乏味方面工人们遇到了真正的困难:他们随着工厂的汽笛声上下班,必须跟上机器的运转,并始终处于在场监工的严格监督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厂制给管理形式带来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3-10-24更新 | 303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三联教育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近代西方的工业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英国棉纺织业迫切需要革新技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此后,技术的发明和运用首先深入到纺织工业,蒸汽机的使用是作为纺织工业的动力而出现的。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采煤工业的机械化和冶金技术的发展,并推动着交通运输技术的改进。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无论是被认为揭开使用机器序幕的“飞梭”,还是提高功效四十倍的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都是在英国首先出现的。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机器生产在纺织工业中取得主导地位。

——摘编自顾学杰《试论两种“工业起飞”:英困工业革命与当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比较》

材料二:德国的工业化展现了完全不同于英国、美国的特征。德国人组织发明创造,并且使之成为一个考量周密、意料之中的事物,德国的化学和电气公司开创了建立由受过大学教育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组成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先例,通过科学的高级理论与工厂的日常工作实实在在的结合,企业的效益是显著的。德国政府通过取消或控制自由贸易的手段,扩大了管理部门的范围,政府领导人致力于控制工业发展,有权对德国工业的发展进行长期贷款。德国商业与技术学校为一些特殊工作人员培养人才的有效程度也比世界其他地方高。个人企业家很快让位于专业管理人员集团,他们受委托不仅以其高效率来管理那些工厂、公司和银行,而且还通过创造一个有严厉的内部纪律与团体精神的上层精英决集团定他们存在的条件。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 ·人类共同体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晚期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3-06-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探险队1492年起航之前,不仅是美洲大陆不为外界所知,中国和欧洲相互之间也了解甚少。然而,一个世纪之后,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航行到了中国的港口,带来了非洲人在南美采集的银矿;西班牙的商人们则从墨西哥的中间商那边买到了中国的丝绸;而寻找消遣方式的有钱人,纷纷点燃从美洲进口的烟叶。烟草、马铃薯、火鸡从美洲传到欧洲,欧洲人则带着小麦、马匹和麻疹来到美洲。除了白银,欧洲人从美洲带来的农作物(土豆、甘薯和玉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跨国长途贸易成为欧洲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来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归纳当时海上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主要条件。
2023-03-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时期,西方医学界为了抵御霍乱、黑死病等传染病,发明了鸟嘴面具,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疾病传播。1897年,德国医学家米库里兹提出医务人员手术时应戴上可遮住口鼻的消毒纱布口罩,这是现代意义上的首款医用口罩。真正让口罩从外科医用器械走向大众生活的是一战时期的西班牙大流感。1952年,英国伦敦被浓雾笼罩,口罩成为人们对抗工业污染的必需品。1960年代,无纺布口罩技术诞生,1970年美国成立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推动了现代口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编自卫夕《口罩简史:人类的呼吸防护是如何进化的?》

材料二   口罩自问世以来,其颜色、款式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口罩已完全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变得愈来愈多样化和个性化。口罩不再只是医用,而是实现了“跨界发展”,成为时尚设计、绘画创作、文学创作、影视制作中的重要元素。“遮住一部分面容”成为人们审美和情绪的一种表达。

——摘编自周凯、高福进著《口罩文化史:病毒、符号与身份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口罩发明与应用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口罩发展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中国古代,商业政策不断调整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当权者都能看到商业在图霸、兴业中的作用,卫文公为发展经济“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晋文公也实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政策。

——万李义、孙涛《春秋时期私营商业兴起之原因浅析》

材料二   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三   两宋的商品经济远远超过以往各个朝代,国家的商业政策不得不作出调整。宋朝早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就“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征商则例”,政府明确规定“场务(征税机构)不即(及时)检税,若收纳力胜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政府通商惠工的政策措施鼓励了人们经商的积极性,国家虽有明令减免商税,但税额反而增加。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统治者推行的经济政策及其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提出的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宋朝通商惠工的主要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商业政策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不想变成 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教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一-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1492年, 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贵、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柒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和主要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当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8 . 每当问起哪一种饮料最能代表中国?答案毋庸置疑,茶。中国茶园面积约4900万亩,相当于种出了一个海南岛,茶叶年产量超过300万吨,相当于14亿人每人2.1公斤。大半个中国都跃动着它的绿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镜头一:17世纪末,欧洲上流社会刮起“饮茶风”。到了18世纪初,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欧亚贸易进入“茶叶世纪”。这种香草(指茶业)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的芬芳充满了使人欢快而不使人迷醉的茶杯。

镜头二:在英国,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每人每年平均需要1磅以上的茶叶。要是茶叶贸易中断,那么情况会很糟糕。 从1700年到1823年,英国进口中国茶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共输出5300多万两白银到中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期,正是因为酒和茶替代了受到污染的水,才使得欧洲人口死亡率下降。茶为每一个需要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也为他们的简单生活提供能量源。

镜头三: 从1845年到1846年,英国输往中国的工业产品,与中国运往英国的茶相比,贸易逆差高达35%到40%,中国不需要英国的产品,但英国需要中国茶……茶叶价格完全由中国来决定,茶叶在充当等价物的时候,也是以茶叶基价为准的。

镜头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清政府颁布《公司法》等,迎来了一个引进制茶机器、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但我国业茶者多为分散经营,资本薄弱,无力采用机器生产,地方政府无视减税条文,依然巧立名目,加赠捐税。1919年,英国为了确保印度茶叶的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每磅两便士,使华茶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1)根据镜头一、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茶叶传入欧洲后带来哪些影响?
(2)根据镜头三并结合所学,说出为什么“茶叶价格完全由中国决定”?
(3)根据镜头四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近代民族工业怎样的历史命运,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英国城镇女性始终活跃在消费市场。来自全世界的稀有物品开始如潮水般涌入英国的市场和商店,使英国日益成为一个消费型社会。乡村工业的兴起吸纳了众多的城镇和乡村的女性劳动力,她们从事毛纺织业的初级加工工作,为英国14世纪经济模式的转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时期的女性更多是作为小商贩角色存在,她们从乡村收购农民多余的农产品,带到城镇市场出售,在城乡经济中起着桥梁的作用,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使得整个城市得以有效运转起来。

——摘编自胡玲女《1415世纪英国城镇女性经济权利和经济活动探析》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普通妇女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受到了资本家严重的剥削,女工们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中产阶级妇女为了摆脱男性的束缚,跨出了封闭的中世纪家庭生活,从事大量社会工作,勇于抗争不公平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工业革命时期因妇女地位低下而滋生的社会矛盾。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因而新兴的文化沙龙就成为当时新思想和新观念萌发的一个重要场所。

——摘编自夏金娇《论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妇女地位的改变》


(1)根据材料一,归纳14—15世纪英国女性的角色及其对当时经济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各阶层女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定位,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10 . 铁路建设的发展见证了近现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偈议。

材料三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四   


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对加快"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及沿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沟通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沪高铁是高铁技术的集大成者,科技创新造就多个世界纪录。对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带动作用,也促进了稆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1)据材料一,分析铁路运输业在英国诞生的条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830年到1870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就近代以来中国铁路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2-04-2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