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医学史研究认为,甲骨文最早记载了中医学的内容。西周时期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秦汉时期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为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材料二   1915 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指出:“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

——摘编自《独秀文存》

材料三   鲁迅先生在为父求医的过程中,对当时中医的许多弊病产生了直观的认识,这使他成为了一位“反中医者”。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常常把中医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迷信、荒唐的手段和中国人无知、愚弱的陈旧国民性联系在一起。因此他对中医进行了全面甚至极端的批判。但是鲁迅先生也曾反复研究并且多次赞扬《本草纲目》,说是“古人所传授下来的经验,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他对其它中医的精华典籍也十分珍重。

——摘编自皮国立《医疗与近代社会——试析鲁迅的反中医情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医药学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鲁迅对中医态度的共同点及产生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
2024-05-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建立的时代与我国唐代几乎处于同一时期。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佛教和道教的兴盛丰富了我国的中医药文化。阿拉伯帝国以开明的态度接受其他文化,其医学也迅速由蒙昧走向文明。随着两国商业往来加深,“香药珍宝,积载如山”的阿拉伯船只活跃于大唐的沿海城市。中国的炼丹术、本草学等内容也经留学生、商人等传入阿拉伯。唐朝与大食爆发怛逻斯之战,旅行家杜环成为战俘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军队系统中,回国后他写下《经行记》,该书是较早记述伊斯兰国家药物及医术的书籍。中阿医学文化交流的成果,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有特殊意义及重要地位,不仅惠益彼此,更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王倩影《唐代中医学与阿拉伯医学的交流》

材料二   中药材一直是广州出口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清代广州中药材市场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最重要的中药材出口市场。据统计,17571842年,广州是全国唯一对欧美出口贸易的口岸,这一局面直至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才结束。到广州的对外贸易由粤海关管理,由洋货行行商经营与代缴关税,外商必须通过行商才能进行贸易。虽然广州口岸一直保持着和欧美国家间的中药材贸易,但如果将中药材贸易置于广州对欧美的总体出口贸易中比较,其贸易规模其实十分有限。为了供应广州口岸的出口贸易,全国各地质量上乘且各具特色的中药材通过各地药商与药帮的周转运输到了广州,极大地丰富了大众的消费选择。西方商人和传教士也将中医药知识带回欧洲,甚至还将中药材引入欧洲种植。

——摘编自张泽琳《清代广州对欧美中药材出口贸易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和阿拉伯医药学交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代广州对欧美中药材出口贸易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生理解剖,取样分析,这是西医的方法。辨证施治,阴阳五行,上病治下,左病治右,这是中医的方法。西医将人体视为可分解为许多部件的机器,每个部件可以拆开、修理、更换。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表里一体,虚实相通。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牛秋实《近代文化视野下中医与西医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16世纪下半期,耶稣会范礼安神父到达澳门,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开始收集中医药的相关知识。明清之际的传教士在向中国介绍西医药知识的同时,对中国传统的中医药也极为关注,特别是雍正开始禁教后,传教士感到在华行医传教难以进行,便转而研究中医中药。直接受益于中国医生的治疗或对中医药的疗效有过亲身体会的传教士,对中医也多持肯定态度。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生活背景、自身的科学素养及其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上的不同,一部分传教士对中医药持有偏见,否定中医药的成就,他们对中医的批评,在推崇中医药的耶稣会士中产生了种种反弹,争论的结果促进了欧洲人对中医的了解。

——摘编自张宗鑫《明清之际中医西传简论》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一些人士批评中医不清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赵洪钧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学苑书版社2012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医学和近代西方医学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并说明在16世纪和19世纪的中国,中西医传播的不同点;评述中国近代的“中西医论争”。
2024-05-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是自由资本主义在英国全盛发展的时期。英国在19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在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从伦敦著名的‘乌鸦窝’圣吉尔斯开始……这个聚集地年复一年的变大,住宅规划得很不好,一堆乱七八糟的三四层的高房子,街道狭窄、弯曲……这些地方的肮脏和破旧是难以形容的……而住在这里的是穷人中最穷的人,是工资最低的工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发表于1845年)

材料二   英国地方治理基本上沿用中世纪的管理体制,各郡、各教区的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当地权贵手中……因工业社会带来复杂的社会现象,地方管理也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解决,1832年议会改革为地方政府改革创造了契机……1835年通过《城市自治机关法》:(1)建立地方议会:(2)地方议会由居住满三年的当地纳税人选举产生;(3)地方议会选举市长,任期一年;(4)地方议会负责处理警务、供水.排污、道路等事务。……19世纪80年代后,几次通过《地方政府法》,逐渐建立全国统一的地方行政区划。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进程简表

1688-1701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起来。
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
工业革命时期政党制度确立
183218671884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伦敦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指出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的基层自治方式。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英国地方治理的特点和背景。
(3)纵观上述三则材料,阐明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所学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行评价。
2024-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的部分立法情况

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中央和地方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并负责卫生饮水、排污、清洁等事宜;

1855年,通过《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1868年,颁布《托伦斯法》,准许伦敦地方政府可以勒令住房卫生条件不过关的房主自己出钱把房子拆除或加以修理;

1875年、1882年、1885年,相继颁布三部《工人阶级住房法》;1890年、1894年、1900年,先后通过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拆除贫民窟区域中的建筑,建造和修缮下水道,提供供水等配套设施,用改造好的土地建造工人住房,并避免改造后的居住区过于拥挤。

——据胡常萍《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改造的启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加强立法,进行城市大规模改造的背景。
(2)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4-04-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天灾频仍,导致了连年疾疫,这不仅使当时的医家们面临“拯救夭枉”的历史责任,也为他们经验的积累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自幼嗜好医学,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医术和多年行医积累的丰富临床实践,成为中国医学史上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撰写出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对中国医学史影响深远,他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伤寒杂病论》较正确地反映了急性传染病发展变化的一些规律,比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东汉以前对急性传染病诊治的丰富经验,有着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影响。直至今日,日本还有不少医家专门研究《伤寒杂病论》。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

——摘编自李经纬《中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伤寒杂病论》得以成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伤寒杂病论》的主要价值。
2024-04-01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周到西汉,礼制以室中西南隅为尊长所居、祭仪以东向为尊,故都城布局采用坐西朝东的方式;东汉以后,天子祭天之礼成为大典,定制在国都南郊举行,兼须配合举行盛大的元旦朝贺之需要,都城布局遂一变而成为坐北朝南;到隋唐时代,为了“适应规模越来越大的元旦大朝会的需要”,又设计了以都城中北部的宫城为主体的、对称的中轴线布局。 都城布局又影响到州县治所城市的布局。在唐代州(府、军)治所城市普遍实行子城制度,“子城为一州政治核心,政府、廨舍、监狱皆设其间”,其次州、县普遍置立社稷坛。

——摘编自鲁西奇、马剑《空间与权力: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政治文化内涵》

材料二   1466 年,意大利建筑家劳拉纳与他人合作完成新宫殿的设计后,又为乌尔比诺公爵府设计了最初的图纸。在原来的基础上,劳拉纳设计了新的宅邸,在其中心设置当时盛行的庭院,使之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典范。 劳拉纳提出圆形已经不适应时代,要用菱形或者矩形规划城市,城市的主广场应当是商业中心,也是政治、宗教、经济、表征中心。 总之,领主广场、大教堂、凉廊、军营、监狱和其他公共建筑等,构成市民生活的支点,应当清除没有秩序的、嘈杂的、有害的活动,街道应该分层次,适应不同的职能需要。

——摘编自朱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及其兴起背景》

材料三   天津开埠后,其租界面积相当于旧城区的8倍。此前中国的城市发展通常因政治和军事展开,中心地区多以官府衙门、庙宇和祭坛为中心。 近代城市的空间布局明显呈现出了商业化的特点。此外,城市空间出现新城区、旧城区和棚户区(贫民窟)并存的现象,三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给城市的市政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例如,在19世纪末,北方工业中心天津的社会治安一片混乱,天津衙门根本无力控制住局面。 而上海的社会问题则更为尖锐,各种帮会组织在上海滩风起云涌。

——摘编自顾强、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材料四   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布了一系列规划,推动城市空间高效合理的开发。政府将城市区分为不同级别:国家级中心、区域中心等,试图用行政力量推动城市群发展。 政府放宽了外贸限制,给予经济特区以对外贸易宽松政策,并允许外资进入投资设厂。对个别城市的计划体制、价格体制、就业体制、企业行政机制作出了一些改革,开放了一批沿海港口城市。21世纪,中国城市化由单体城市向大都市和城市群发展,建立了城市新区,崛起了一批城市群。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城市群对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摘编自孙全胜《成因分析及提升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唐城市规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5 世纪意大利“理想城市”思想兴起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当时西欧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后果。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中国应对城市化问题的优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8—253年的2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疫就达18次。如《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病者,舍空邸等二,为置医药”;“大荒之后,必有大疫”、“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居延汉简》中有军医、医方、诊案、疾病的记载,有军用药函、药盛橐以及驻军疾病负伤统计簿、医护人员记勤簿。《汉书》记载了当时救护用的专门车辆;《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了最早的野战医院。这一时期,一些本来散在的疾病出现了爆发流行,还有一些传染病从国外流入国内,而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涉及临床各科,华佗的外科麻醉术等,尤其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成为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王琳等《论秦汉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特点》

材料二   从1998年到2010年,用了12年时间,我国医保制度覆盖13亿以上居民,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了社会化的“全民医保”体系。2016年11月17日,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授予中国政府,标志着中国全民医保改革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

——孙淑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医药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内容,并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重庆山坡峭壁、河流险滩占十之八九,加之重庆炎热多雨,因此,依山就势、顺乎自然成为重庆建房盖屋的重要原则。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类型,它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用,与环境融为一体。春秋战国后期,楚人大量迁入,改变了巴人自古以来长期用草料覆盖房顶的历史。清朝前期随着川江水运的全面开发,地处两江交汇处的重庆工商业迅速发展。以朝天门码头为中心,集聚了大量以航运及相关产业为生的城市中下阶层居民。他们为求栖身之地,在沿江两岸搭棚造屋,逐渐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吊脚楼建筑群。到19世纪末期,重庆还出现了很多中西风格结合的近代新型吊脚楼。

——摘编自刘晶晶《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


材料二   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


——据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重庆吊脚楼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城市的特点并指出其理念。
(3)关于建筑史,有人认为它是“建筑的历史”,也有人认为它是“历史的建筑”,对此,任选一例世界遗产简要说明你的看法。(不得选取本题材料示例)
2024-02-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拥有发达的商业贸易,广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开辟了从南越(今广东、广西等地区)到中原的水陆通道,并有组织地向南越大量移民以开发南越,从而奠定了广州作为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地位。两汉时期,在秦朝开发岭南的基础上,广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巩固了作为中国古代主要外贸港口的地位。

——摘编自高惠冰《略论秦汉时期广东的初步开发》

材料二   唐朝时期,通过“广州通海夷道”的航运线,远至阿拉伯地区的商人都可从南海驶入中国,登陆点就是广州。《旧唐书》记载:“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来往广州的船舶很多,据有关史料记载,每年有四千余艘船舶,八十多万人次在广州港进行贸易,交易商品有数十种。

——摘编自陈柏坚《略论古代广州外贸的对外开放》

材料三   宋代“广州多蕃汉大商”“万国衣冠,络绎不绝”。广州商人携带着“犀、象、珠、玉,走于四方”,邻近广州的江西、福建各路商人,也纷纷借“市于五羊”“数贩南海”而获得大利。

——摘编自于城《宋代广东经济概况》

材料四   乾隆二十年(1755年),英国商人在宁波定海扰乱事件发生以后,清政府下令禁止外国商人到宁波、漳州和松江三海关贸易,唯独允许广州一地可以进行海外的进出口贸易,且规定由粤海关管理。

——摘编自邓开颂《论清代前中期广东对外贸易的若干特殊政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广州成为主要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唐宋时期广州对外贸易繁荣的表现以及影响。
(3)自古以来,广州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门户。根据上述材料,论证这一观点。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