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17世纪的西班牙,人们会随着各自口味偏好不断改良巧克力的配方,以增添各种风味。17世纪中期的英国,只要经过授权的咖啡店或茶馆都可以提供可可饮品,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这种饮料。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与美洲物种交流频繁B.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C.百姓生活必需品丰富D.食物生产能力提高
2024-05-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欧亚非地区1400—1800年的人口统计表,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欧亚非地区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1400—1800年欧洲、亚洲、非洲人口统计(单位:百万)

时间

欧洲

亚洲

非洲

1400年

60

235

——

1500年

81

280

46

1600年

100

375

55

1700年

120

415

61

1800年

180

626

70

A.殖民活动影响下的全球性人口迁徙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贸易增长
C.欧亚非地区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D.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认为,让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关键是原产于亚马孙的橡胶;中国民间引进了番薯和玉米,因为容易在山地种植,这让处于小冰期的明清度过了饥荒问题,却又使其陷入了马尔萨斯式的“人口陷阱”。该学者意在(       
A.阐明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并非好事B.指出世界走向近代的原因和过程
C.论述物种交换对文明进程的影响D.揭示全球性物种交流网络的形成
2024-05-11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示意玉米在世界的传播路线。

材料二   据载,到16世纪末欧洲人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在威尼斯的乌迪内地区有1586年以来持续不断的玉米价格记录。17世纪玉米种植在威尼斯已十分重要,并向伦巴第、维罗纳方向延展。玉米在意大利基本用作人们的食物,玉米粥、通心粉和玉米饼在意大利中北部是日常饮食,而且常常是穷人的主食。农民、贫民食用玉米,出售小麦。因为随着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18世纪欧洲的小麦价格已是玉米的两倍。其影响如同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旅行家贝尔所说的那样,“在17世纪,尤其是在18世纪,由于玉米充当了(欧洲)农民的主食,小麦就能提供大宗的商品粮”。

——摘编自张箭《美洲玉米初传欧洲论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作物玉米在世界传播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种植对欧洲的影响。
2024-05-06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来自异域的糖, 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 而且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 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促进了各洲间的文化交流D.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024-05-05更新 | 224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6世纪,甘蔗被引入中美洲后,“很快成为常见的低地与深谷区作物”,尤其是巴西在之后百年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地和出口地。这可说明,甘蔗的引入(       
A.改变了中美洲落后状态B.取代了玉米的种植地位
C.提升了美洲的贸易地位D.强化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7 . 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大规模推广。这些现象(     
A.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B.形成了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
C.体现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D.丰富了中外人民的物质生活
2024-04-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官职完全由贵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各国要职大多仍由宗室、同姓或大族担任,但是官吏都不再授给来邑,而是领取实物俸禄。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岁举孝廉的察举常科亦初步建立。同年,武帝还诏举贤良、文学,并亲加策试。汉武帝还在京师建立了太学,置博士弟子五十人,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东汉中后期,随着豪强大族经济力量的发展,察举和辟召都为豪强大族所垄断。

一一摘编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材料二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培之法入中国。

一一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番薯和玉米可以在中国干旱的高地上生长。成群结队的农民走出去,砍掉了这些高地上的森林。结果就是灾难性的水土流失。淤泥填塞了长江和黄河,引发了导致数以百万人丧生的大洪水。

一一《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春秋到东汉选官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察举制在两汉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甘薯从原产地传入中国的传播路线,要求绘制路线示意图(示例:A→B→C)。请评价番薯推广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024-03-3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近代前期,那些时常受到猎奴侵扰的非洲人,可能经常需要为自身安全而逃跑,而从美洲传入的木薯,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食物。这可以用于佐证当时(     
A.非洲经济结构发生剧变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非洲社会进步
C.“三角贸易”优势逐渐丧失D.物种交流改善了居民的生存条件
10 . 下图说明全球物种交流具有(     

A.双向性B.长期性C.单一性D.独立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