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文书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类别数量组成出土地或文献出处
土地买卖文书44件买地券及实用土地买卖文书集中在南京及其周围、武昌鄂州、长沙、桂林、始兴地区
人口买卖文书至少13件买婢券、买奴券、妇女和逃亡者等买卖文书新疆吐鲁番、塔里木
其他买卖文书至少4件买棺约、卖驼券、买布券、买毯券等新疆吐鲁番
借贷文书5件贷糜文书、贷粮文书和举锦券等(无息借贷、有息借贷和质押借贷)
租佃契约3件葡萄园等土地租赁
A.南方租佃关系比北方普遍B.国家对农民控制力减弱
C.市场的经营秩序较为规范D.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
2 . 盛泽镇(今江苏苏州吴江区),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和晋商B.明代开始突破坊市制度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面展示了同一时期的中外货币图像。由此可知(     
A.中外经济贸易往来频繁B.西方的货币已实现了统一
C.中国铸币技术较为先进D.货币具有较强的文明特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唐以后,唐城市中出现了“侵街打墙,接檐造舍”和坊内开店的现象,一些里坊“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据此可知,唐朝(     
A.坊市时空界限被彻底打破B.雇佣导致人身束缚松弛
C.工商业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国家对社会控制的弱化
5 . 清代,无论是买地、租房、雇工、合伙、婚娶、借贷等都以契约作为凭证,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雍正、乾隆时期,既有官版契纸,也有民间手写契纸,如双方发生争讼,要出具契纸作为凭证。加盖官印的“红契”比未盖官印的“白契”的法律效力要大。材料主要说明了(     
A.清朝专制主义发展促进了契约的发展B.清朝契约形式较前朝有了较大发展
C.契纸凭证说明法治理念得到社会认可D.契约的发展推动清朝的近代化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化的很多因素。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1世纪初,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兑换首次由政府担保。材料表明(     
A.宋代近代经济已相当繁荣B.宋代赋税征收开始以货币为主
C.宋代契约关系已具普遍性D.商品经济催生了信用金融业
2022-10-09更新 | 535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爪哇人原来是“吃食无匙箸……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汤汁,以手撮人口中而食”。中国瓷器传入后,部分爪哇人“采用来自中国的陶器和碗碟”。《东西洋考》记录加里曼丹岛的“文郎马神”人的改变称:“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瓷器。”这表明中国瓷器的输入(     
A.提升了中国在东南亚政治影响力B.提高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落后的习俗D.推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2022-09-30更新 | 1500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开放政策源于秦汉,推行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唐朝在广州等地建置了掌管对外贸易的市舶机构.并作为一项制度延续千余年;同时开辟了南海、印度洋贸易航线;对外商采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常加存问”“以示绥怀”的宽弛政策。大都市和商邑蕃货入市,外商云集,国外使节、商人、留学生、僧侣等,住唐者数十万人。宋朝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基本国策,京师置榷易院为管理对外贸易的中央机构,并颁布市舶条例。元代继续奉行“诸蕃国……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的开放政策并扩置市舶。

——摘编自沈光耀著《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清政府统治晚期,于既有的被迫开放的“条约口岸”之外,主动开辟埠头三十多处,称为“自开商埠”。面对甲午战争之后的财政困难,总理衙门奏说:“计惟添设通商口岸,藉裨饷源。”相对于“约开”口岸中各种主权的丧失,自开商埠“由我自握其权……以期振兴商务而保主权。”自开商埠的发展,带动了近代工业、金融、通讯、城市建设等经济部门的兴起,从而使这些传统的封建商业性城市转变为具有近代经济行业的新型城市。自开商埠逐渐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摘编自刘文俊《自开商埠及城市近代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自开商埠出现的原因。
9 . 公元前3世纪以后,随着大量廉价粮食不断输入罗马,意大利的“大地主不愿意再把他们的田地用于种植谷物了。他们更愿意栽种水果和树木,其中橄榄树和葡萄树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由此可推知,当时罗马(       
A.奴隶制经济不断衰退B.庄园经济趋于解体
C.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D.小农经济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五大粮食作物中的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四种来自国外,五大油料作物中的花生、芝麻、向日葵三种来自国外,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纺织原料棉花也来自国外。这说明
A.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同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B.外来作物的引种改变了中国的农业技术体系和劳作方式
C.外来作物取代本土作物成为中华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外来作物传入后引发过度的垦荒造由,导致了水土流失
2022-04-09更新 | 979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