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秦汉开始,药材随着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流布世界各地,《马可·波罗行纪》中有肃州生产、贩卖中药材的记载。13世纪的波斯宰相拉什德曾派年轻医生远行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并用波斯文写成了系统介绍中国科学与医学成就的《唐苏克拉玛》。17世纪40年代来华传教士卜弥格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著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1688年,俄国人到中国学习种痘术,之后传到了西欧,盛行一时。19世纪,《英国医学杂志》相继报道了中国针灸疗法。20世纪,法国人苏理莫昂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著有《真正的中国针灸术》。中医只是西方医疗的补充手段,西方民众只是选择性地接受了具有东方地域特征的药材和针灸。

     ——摘编自王亚丽等《从中医西传看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明朝末年,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当时传入的主要是解剖学、生理学知识。19世纪,医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特别表现在与中医学相较更有实力的外科学上,如白内障手术、乙醚麻醉法等。一些有见识的中医学家已开始了融通中西医的活动。清朝末年,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自办医学校,如京师大学堂开设医学科和医学实业馆。医疗保健制度、公共卫生与防疫等也开始仿效西方施行。到1912年,随着共和政府的建立,万象更新,现代医事制度也随之确立,西医大行其道,传统的中医被屏蔽于这一系统之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人甚至提出“废止中医案”,中医界据理力争,如张锡纯主张中西医理相同,应取长补短,和衷共济。

     ——摘编自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医西传与西医东渐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医东渐加速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医西传与西医东渐的历史启示。
2023-03-23更新 | 44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太医署系目表

类别课目修习年限
修习课临床课
医科体疗公共课: 《明堂《素问)《黄帝针经》《本草《甲乙经》《脉经》。分五个专业教习识药形药性,知四时脉象浮沉涩滑之状,验图知穴位7年
疮肿5年
少小5年
耳目口齿2年
角法2年
针科公共课同上。专业课:《素问《针经》《明堂脉诀》《神针》及九针之法以九针为器械,察五脏之有余和不足,然后用针或补或泻在学时间最长为9年
按摩公共课同上。专业课:消息导引之法,治损伤折跌之法除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调利骨节,宣通血脉,损伤折跌治法在学时间最长为9年
咒禁咒禁五法(存思﹑禹步、营目、掌诀、手印)拔除邪魅之为厉者在学时间最长为9年
药园师工《名医别录》《本草》药物种植、鉴别、采集、炮制、贮存防病治病在学时间最长为9年

——王振国、张大庆主编《中外医学史》

材料二   1894626日,李鸿章拟《医院创立学堂折》奏请设立北洋医学堂,由林联辉任校长,李鸿章并委任天津税务署的欧士墩医官负责监督,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真正由政府出资兴办的独立医学堂,也是一所培养、训练海陆军外科医生的学校。医学堂学制四年,分两个班,不分科,教员包括中外医生,以英国人为多,采用英语教材。课程设置,按照西方医学的标准,有解剖、生理、内外科,妇产科、公共卫生、眼耳鼻喉科、治疗化学、细菌学及动植物学等,基础教学与临床指导实践是并行发展的,医院有六十张床位供临床实习使用。学校管理规则沿用天津水师、武备学堂的先例,一切费用均在海防经费中结算。1900年,该校教学人员中有三名中国医生和两名外国医生。

——马伯英著《中国医学文化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太医署课程设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太医署相比,北洋医学堂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