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对公元500年以来的世界史作了如是概括,其中“东”指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西”指以西欧等为代表的西方。

第一阶段(公元500年至1500年):东强西弱,东富西穷,东稳西乱,东进西滞,东学西传。

第二阶段(1500年至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西升东降,东强西弱,东富西追。

第三阶段(19世纪初至1945年):西强东弱,西富东穷,西扩东衰,西学东渐,以西塑东,东西彻底逆转、易位。西方取代东方成为历史主流。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东升西降,东西相持,多极平衡。

——据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要求:史实准确,东西兼备,史实选取典型,条理清晰;关键词要符合材料意涵并体现东西对比,与支撑史实相匹配)
阶段时间(时段)支撑史实关键词
第一阶段公元500年至1500年

第二阶段1500年至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

第三阶段19世纪初至1945年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

2024-02-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集团所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年份书目自然科学(含应用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学类为主)
总数占比总数占比
1896年《西学书目表》259种73.6%93种26.4%
1900—1904年《译书经眼录》164种33.4%327种66.6%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维新变法思潮逐渐兴起D.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
2023-04-09更新 | 386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博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观”涵盖民族观、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从古代到近代,中国观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阶段

中国观的内涵描述材料出处

北宋

“夫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

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出自石介《中国

论》

元朝

元人的“中国观”:“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

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两大

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

根据《元史·郝

经传》整理

清末

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

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

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是也。……合汉合

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

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出自梁启超《历

史上中国民族之

观察》(1905年)

(正式使用“中

华民族”概念)

抗战时期

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之内我们绝

不该再析出什么民族——在今以后大家应当留神使用

这“民族”二字。

出自顾颉刚《中

华民族是一个》

(1939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古代至近代中国观的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格中一个历史时期,围绕“民族观念与时代变化”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图片、地图、表格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徵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天文历算汤若望、徐光启等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火炮制造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欧洲古典哲学李之藻、傅泛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艺术美术西方绘画技法
音乐西洋乐器
建筑教堂、圆明园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续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释》
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
马君武翻译《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民国以后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6-05更新 | 64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教育中,除了官方的农业教育外,还有农业科学家的教育和农民自身的传承教育,而农书则是古代农业教育的重要资料。我国现存农书大约260种,在古代科技类书籍中名列前茅。以下为部分农书一览表:

时间书名主要内容
先秦《管子·地员》《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对土壤、农时及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并认为“夫稼者,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西汉《汜胜之书》记录了以区田法为核心的耕作技术
北魏《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农书,其内容源自前代农书和作者的生产经验,尤其注重系统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林牧副渔等知识
宋代陈《农书》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栽培技术的农书,依托于作者丰富的农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记述了土壤所宜以及积肥、施肥等提高地力的技术
元代王祯《农书》综合性农书,其中《农器图谱》记述了大量农业工具。将天、地、人、作物四者连为一体,共同构成农业生产的四大要素

——摘编自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张景书《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

材料二   下表为近代中国农业学校设立的相关情况

时间学校教授内容
1902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分速成、预备二科,学生均受公费待遇,均授农桑各学。聘请日本人楠原正三、英国人郎德义等讲授英语和动物学等课程,考生要开具三代履历证明身家清白
1910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设农学一门,招收新生17人,后增设农艺化学科,学制4
1910私立安徽高等农业学堂分设农本科、讲习科;1912年开辟农场、桑园办农业、蚕丝两科,设立养蚕场和丝厂

——时赟《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新变化及原因。
2024-03-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中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法典的正文共282条《汉谟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巴比伦封建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B

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C

[美]伯恩斯、拉尔夫著《世界文明史》第3卷说到:“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美洲当时文化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首位

D

《高丽史》的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等,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历史;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古代朝鲜和日本吸收中华文化,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A.AB.BC.CD.D
2024-03-29更新 | 9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一定时期内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份额数据表。中国制造业份额变动是由于(       
   
A.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民族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C.错失两次工业革命之机D.政治革命带来局势动荡
2023-09-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伴随着人口流动。人口迁移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地界的现象。如果越过的地界为国界,这种迁移就成为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一种人口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今的国际人口迁移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家间的关系有着十分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联系。下表所示为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

时期概况
古代末期到中世纪初期在欧洲,日耳曼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欧、西欧和北欧;斯拉夫人的一支—南斯拉夫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东欧;在亚洲,阿拉伯人从阿拉伯半岛逐渐扩散、分居到西亚和北非;突厥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亚和小亚细亚;在非洲,班图人从尼罗河流域扩散、分居到非洲南部
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前期15世纪开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从欧洲到达南美洲;18世纪后,荷兰人从欧洲到达南部非洲;19世纪后,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到达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非洲内陆国家人口向西非海岸国家迁移;亚洲、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向中东石油生产国迁移;日本、德国、意大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国的人口返回本国

——摘编自李宏规《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家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人口迁移”为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下表所示是语言学家在研究原始印欧语时的一些发现。据此推断,古印欧人(       
与原始印欧语有同根词语、相似语法语音的语言       梵语、 波斯语、拉丁语、希腊语、日耳曼语、俄罗斯语
有关社会生活的高频用语       蜂蜜、缝、编织
有关动植物的高频用语       熊、羊、牛、猪,白杨、山毛榉、橡树等落叶乔木
有关生产工具的高频用语       轭、犁、车辖、轮轴、柄、挽具、毂
A.存在与当地文化相交融的现象B.掌握了成熟的农耕技术
C.交通运输工具种类多样D.同化了迁移地区的文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唐宋时 期家训主要内容归类(涉及篇数)


材料二   下图为唐宋家训作者身份地位统计图(注:图中文人指未进入仕途的读书人)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家训的主要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宋家训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3-04-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