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瑞典的死亡率与人口情况图

材料二   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情况

   

——摘自王金营等《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现状、特征、影响和挑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瑞典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显著特征并简析其成因。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口迁移对文化产生的共同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因为《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版使马可·波罗也成为世界第一号游侠。书中记述的国家,城市的地名达100多个,而这些地方的情况,综合起来,有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贾贸易、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乃至国家的琐闻佚事、朝章国故,也时时夹见其中。关于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有不少不靠谱的记载,如元代北京城墙是被涂成白色的,他甚至说宫廷的窗户中使用了玻璃,更是有些匪夷所思。马可·波罗自称在中国生活了17年,还“管理”了扬州3年,但在他的游记中,关于中国的地名多是突厥语音译。另一方面,书中所记载的大量的蒙元时代的历史大都可以在历史文献中找到对应。如元代的政治制度是行省制,驿站制和漕运制是元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这三种制度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它是第一部全面、深入介绍中国的游记。马可·波罗的时代正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前夜,意大利所倡导的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是对世界的发现和对人的发现,对世俗生活的渴望,对财富的迷恋,对爱情的追求……而《马可·波罗游记》满足了意大利人所有这些冲动。《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和接受……它的影响史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摘编自张西平《〈马可·波罗游记〉与中国文化的西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可·波罗游记》对欧洲人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可·波罗游记》的史料价值。
3 . 在20世纪头十年,欧洲人大量移民美国。意大利人和爱尔兰人前往纽约、波士顿和费城;葡萄牙人去普罗维登斯和新贝德福德;德国人和波希米亚人去芝加哥、密尔沃基和费城;波兰人去芝加哥和底特律。这些移民(     
A.改变了全球劳动力布局B.均衡的分布在美国的各地
C.助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D.使美国文化形成多元格局
2023-05-23更新 | 39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各利益集团经过反复地激烈争论后,促使国会确立了旨在限制移民人数、控制民族来源的移民限额制度。该制度以美国人口中各民族集团的人口数量为基础,规定每年的移民限额和各地区移民来源,彻底结束了建国以来自由放任的移民政策。这项政策推行的主要原因是(     
A.保证美国人有足够的就业机会B.减少政府在移民福利方面的支出
C.美国国内人口的增加速度过快D.科学发展导致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2023-05-22更新 | 59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公元8世纪后期,阿拉伯人在古巴比伦人、埃及人和希腊人的传统和实践基础上,增添了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化学知识,推动了地方化学工业的发展,生产出苏打、明矾、 硫酸铁等化工品。这体现了(     
A.科技进步助推帝国建立B.阿拉伯的世界中心地位
C.文明交流促进社会进步D.丝绸之路具有辐射作用
6 . 19世纪末美国排华情绪加剧,被人贩卖到美国加州的丁龙辞职回国。他希望把终生积攒的血汗钱12000美元捐献给一所有名的美国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在朋友的帮助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丁龙讲座”和“东亚系”。丁龙的经历说明华工出国(     
A.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传播B.推动了美国停止人口贩卖
C.提高了近代中国的国际地位D.助推美国对知识精英的需求
2023-05-21更新 | 63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白鹿洞书院的礼圣殿又名大成殿,由朱熹任浙东提举时出资30万修建。殿正中有唐吴道子所绘孔子行教图,左右分列四圣像即颜子、思子、曾子、孟子。大殿后壁有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字。由此可知,白鹿洞书院(     
A.代表南宋官学的发展B.确立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注重儒家文化的传承D.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2023-05-21更新 | 1002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兴县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周代施行于贵族王室社会上层的礼仪到汉代时一变而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汉儒把这些规范归纳为六礼、七教、八政,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能从这庞大复杂的网络体系中找到依据和评价标准。这反映出汉代(     
A.礼乐制度文化得到重建B.儒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
C.纲常伦理体系日益完善D.国家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023-05-18更新 | 1030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是18世纪法国画家布歇的《中国花园》,是法国人对自由与享乐生活的向往和中国瓷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描绘个人趣味的画作在法国引起轰动,传统的历史和宗教题材画作只能退居次要地位。上述材料说明了(     
   
A.欧洲人对中国的生活充满向往B.中国产品积极开辟海外市场
C.东方文化开始对欧洲产生影响D.贸易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2023-05-16更新 | 488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传说中的伏義氏十一个氏族,皆以龙为图腾。神农氏所属的五个氏族,皆以火为图腾。祝融八族中,有以动物为图腾之虎氏,有以植物为图腾之芋氏。与图腾崇拜同时或者稍晚的时候,又发生了祖先崇拜。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     
A.人类已经出现了阶级社会雏形B.是部落战争掠夺财富的必然结果
C.中华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D.人类过上了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