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指出:“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是,它似乎没有起点。中华文明不是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作为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出现”。“在历史意识中,中国是一个只需复原,而无需创建的既有国家”。

——摘编自周国林《全球视野下中华文明演进的阶段划分与道路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在古希腊建筑中,多立克柱子象征男性,爱奥尼式柱子象征女性。这种艺术追求贯彻在柱式风格的推敲中,多立克刚毅雄伟,而爱奥尼柔和端丽。这反映出古希腊(     
A.将神话故事人性化B.科技文化繁荣发达
C.男女社会地位平等D.建筑凸显人文精神
3 . 西周时期的青铜编钟,已可以做到“一钟双音”,但两个乐音的音调、音色具有明显差异。这一问题,最迟至战国初期,经由工匠在编钟内腔增加音梁得以解决。这一过程反映了(     
A.古代青铜制作走向成熟B.礼乐制度的实践应用
C.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D.传统科技的发展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61年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理纲常为原本,辅以中国富强之术。”1876年驻英公使郭嵩焘感叹:“(英国)政教风俗,欧洲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中国士大夫知此义者尚无其人。”两人的观点(     
A.都停留在“中体西用”的层次B.都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都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D.都认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古希腊人看来,对诸神的崇拜并非由于诸神在精神或道德方面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而是诸神比人更强壮,更健美,战斗起来比人更勇猛,享乐起来比人更奢侈。这表明古希腊(     
A.不具有大一统的政治传统B.具有建立民主政治的环境
C.忽视人伦道德观念的培育D.崇尚自由乐观的人文精神
6 . 明清射柳运动传承于辽金元,但在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上又与之不同,据史料记载,万历朝“今京师端午节尚有戏柳之戏……令词臣进诗词对联,颁赐优渥”;“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这折射出(    
A.儒家观念融入体育文化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全民健身得到政府推崇D.重文抑武的社会风气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家始终以积极心态和入世情怀对待社会、对待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信仰,强调个体修养、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儒家爱国主义认为个人从来就是与一定的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就没有个人的私人利益。儒家的仁学爱国思想强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血亲之爱为基础发展起对国家民族的爱,使血亲的骨肉之爱与对国家民族的爱合为一体。在忠与孝之间,主张牺牲对父母的孝而对国家尽忠,甚至主张大义灭亲。这种价值导向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培育出一种国而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摘编自史康健《略论儒家仁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二   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在避难日本期间,梁启超走向了以思想影响社会,构造国民思想,以服务于社会变革的文化改造活动。梁启超希望国家的建立,要既实行宪政,又能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孕育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国家。这样的国家的国民必须是“新民”--时时为国家与民族一体化而存在的“国民”“公民”,是以一种整体性而存在的国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中,梁启超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摘编自商植桐郭瑞军《论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与共和爱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爱国主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8 . 下表是学者戴逸对康乾盛世的不同评价,造成其评价相异的主要原因是,该学者(       
《论康雍乾盛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非常繁荣的时期……繁荣程度超过了汉唐盛世
《论乾隆》如果把乾隆一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世界范围内)的考察……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
A.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B.史学观念发生变化
C.所处社会环境的变迁D.史学研究不断深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戍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     
A.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B.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
C.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D.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
2022-10-27更新 | 3243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铁路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022-09-08更新 | 10453次组卷 | 94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