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古代冠礼与当时国家、社会、家族对于青年人修身立德,道德至善的期待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以人伦,赴以礼仪

在早期儒家有关礼的讨论中,冠礼一直颇受重视。《礼记·王制》列举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冠礼居首。《冠义》中强调古者圣王重冠”“古者重冠 敬冠事”“其礼可不重与。汉代极重冠礼,汉惠帝行冠礼,宣布赦天下,开帝王行冠礼而大赦天下之始。而魏晋隋唐冠礼衰弱之势明显。宋代的一些士大夫主张要在全社会复兴冠、婚、丧、祭等礼仪,以此弘扬儒家文化传统。明朝冠礼实现了第二次复兴。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礼,从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订了冠礼的仪文,总的来看,明代冠礼比较盛行。

——摘编自顾超一《成人与入世基于冠礼礼义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冠礼礼义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2024-02-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进化论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主流,经历了完整的发展进程,折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源认为, “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人类社会的历史总是向前发展,不断变化的。 “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严复翻译《天演论》, 对西方进化论加以改造,倡导“天演哲学”,用“生物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变化日新”的道理,鼓吹“变者,天道也”, “变者古今之公理也”。邹容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的革命哲理。陈独秀宣称, “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 “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 生活、政治,所心营目注,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根本与“现代自由平等”的新思潮背道而驰。

——赵璐《论中国近代进化论发展的四个时期》

(1)四位思想家对“进化”观点的阐释,反映了各自怎样的思想诉求?
(2)中国近代进化论发展的历程折射了怎样的时代变迁?
2024-02-07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历史社团在研究“明代山东境内京杭大运河兴衰与文教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时,搜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元朝末年,山东境内的会通河段基本废弃不用。明永乐时,该河段得到重修,通航条件大有改善,漕运恢复。明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运河因黄河泛滥时有淤堵或冲溃。嘉靖、万历年间开凿了新的运河河道,疏通了会通河。至此,会通河段基本稳定下来。明清之交,战事频繁,运河失修。

——摘编自邹逸麟《山东运河历史地理问题初探》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带动沿线城市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人口迁居于此,如临清州“绅士、商民近百万口”,济宁州“其居民之鳞集而托处者不下数万家”。……“水陆交通,泉货聚集,实京师要会之地”,“与京津江浙互通有无,可得风气之先”。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尚文尚礼之风更甚。临清州“文教聿兴,科第接踵,衣冠文物甲于东方”,济宁州“士美秀有文,彬彬儒雅,……往来有亲睦之风,无暴戾恣睢之习”等。

——摘编自王瑞成《运河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材料三   明代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增建、重建时间分布情况

朝代洪武建文永乐正统成化弘治正德
数量0022021
朝代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崇祯不详总计
数量1518001142

注:明代山东新建、修复书院共96所,其中有42所分布在运河流经州县及辐射地区。

——摘编自赵承福主编《山东教育通史》

(1)综合上述材料,从“书院”的视角,对于该课题可以得出怎样的研究结论?请你对该结论展开说明。
(2)除“书院”外,请你为该课题再提供一个研究视角。
(3)对于该课题的研究,你还可以补充哪些一手史料?
2024-02-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表1为1790-1860年美国人口统计表(单位:人),表2为1790-1860年美国城市人口增长表,下图为1820-1860年移入美国人数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表1

年份白种人有色种人总计
179031720067572083929214
1800430644610020375308483
1810586207313778087239881
1820786679717716569638453
183010537378232864212866020
184014195805287364817069453
185019553068363880823191876
186026922537444183031443321

表2





年份
城市人口数

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
8000人以上8000至20000人20000至75000人75000至250000人25000人或以上
17906423.3
18006154.0
1810116324.9
1820137424.9
18302619436.7
1840442811418.5
18508556216212.5
186014196357316.1

--以上材料均据[美]福克讷《美国经济史》

(1)概括指出1790-1860年间美国人口发展呈现的趋势并说明其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2)1843-1853年是美国移民激增的年代。如果你是一位当时欧洲大陆移入美国的移民,请你对移民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外销瓷在跨文化中的角色

著作目录
第一部分外销瓷的全球之旅
第一章早期国际贸易史上的中国陶瓷
第二章全球化世界的开端:欧亚贸易关系
第三章40亿英镑的交易:瓷器贸易经济
第四章欧亚文化熔炉——贸易背后的故事
第二部分收藏
第五章中国陶瓷
第六章亚洲其他国家陶瓷
第七章欧洲陶瓷

著作简介:中国瓷器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历史。自唐朝起,中国瓷便开始风靡亚洲内部贸易市场;而在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之后,瓷器更成为连接亚洲与欧洲,乃至美洲的重要货物。随之而来的是文化、技术上的密切交流、传播与融合,促成了欧亚大家族瓷器制造的繁荣发展。虽然外销瓷往往被中国人认为在品质上不如内销瓷,但实际上,它比内销瓷更深入地渗透到世界上的贸易。

—据〔德〕吉乐《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外销瓷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

(1)分析材料,结合古代及近代史知识说明中国瓷器风靡世界的主要原因。
(2)外销瓷是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的?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主要理由。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60年-1974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迁入欧洲的人口(万人)

       迁入地区
迁出地区
西欧和北欧发达国家
19601974移民主要类型
亚洲40.0202.5劳工移民
非洲47.5170.0劳工移民
拉丁美洲22.545.0劳工移民

——联合国《1950年以来国际移民的趋向和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4-01-29更新 | 11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中的世界史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英国殖民扩张历史的一个缩影。2017年,“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图1为百物来源图,图2为本次展览平面图和相关展览内容。




(1)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大英博物馆是英国殖民扩张历史的一个缩影”的证据?概括说明理由。
(2)如果让你设计一次与中国海外文物相关的展览,说说你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2024-01-2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态势,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2024-01-2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美国学者博格提出的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发生是由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和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摘自《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


(1)请补全材料的图例并绘制人口迁移方向。
(2)结合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谈谈你对博格推拉理论的认识。
2023-09-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对天的敬畏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中。西方盛行基督教地区,人们惊叹时常说:“我的上帝!”(MyGod!)中国人惊叹时常说:“天哪!”西方重要的民俗节日与基督有关,最重要的节日是12月25日耶稣诞生日,圣诞节。中国重要的民俗节日都与天时有关。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俗称过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中团聚。春节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流动潮。另两个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和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中秋节五谷丰登,庆祝好收成,秋高云淡,观赏圆月亮。清明节在4月4日至6日,春光明媚,草木吐青,人们忙着踏青、扫墓祭祖,种瓜点豆、植树。

——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天道指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人道指人类行为的规范或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天道具有某种道德属性,是人类道德的范本。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

(1)简要指出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地位。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中国人敬畏重视天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