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历史上的贸易线路和商品】

材料一   考古发现证实,春秋战国时代,从东亚经过南亚至西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存在。先秦至隋代以前,中国多是与西亚、中亚地区往来;南朝后期与波斯来往增多;唐宋元时期则以阿拉伯地区为多。陶瓷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主角,因此这条路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

——摘编自王喜成《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及其重要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时期初世界贸易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 . 【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材料   敦煌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今存洞穴492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色雕像2400多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下面是与敦煌莫高窟相关的两个人物。

王圆箓(1850—1931年)1850年出生在湖北,家境贫寒,信奉道教。1897年云游到了莫高窟,四处化缘,将得来的钱财全部用来修缮莫高窟。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发现了后来享誉世界的莫高窟第十七窟一一藏经洞。他步行50里赶往敦煌县城,找到了当时的敦煌县令严泽,但严泽随意打发了他。1904年,他又上书清宫,但也同泥牛入海。藏经洞的保护,就这样错过了上佳机。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以捐功德钱的形式骗取了大量文物,接着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纷至沓来,一时间偷窃成风,敦煌经卷流失严重。王道士,他幻想靠自己的微薄之力保护千佛洞,靠着这些“君子”们的资助,做着卑微而伟大的事。诚然,在他手里,这个古窟添上了许多伤痕,但过错绝非一人应该承担。樊锦诗(1938——)1938年出生于北平,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樊锦诗用爱和生命践行着守护敦煌的神圣誓言,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奋斗了近60个春秋。她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先后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工作;构建“数字敦煌”,开创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被誉为“敦煌女儿”。

—摘编自刘伟《敦煌莫高窟重见天日始末》、任风《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近、现代敦煌莫高窟不同命运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的认识。
2024-01-2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当时流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则徐途经哈密,记道:“其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随着大量汉人进入新疆,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1856年俄国人瓦里汉诺夫到喀什噶尔考察时发现当地维吾尔族“向中国人学到一些艺术和技艺,借用不少词汇,中国的一些建筑、服装、阔绰奢侈的用语和词汇移入当地人的语言中,尤为众多的词汇借用于书面行文中……

——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公作”“分地”的含义。概括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中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汉唐以来中国人口变迁信息。并分析变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人口流入新疆的意义。
4 . [农事研究的发展与变化]

材料一   农史研究作为一种学科化的努力始于20世纪初期。1902年,第一种农业史的专门刊物《历史农业论文》在德国出版。1904年,第一个农业史学会“农业历史与文献学会”在德国宣告成立。1953年,农业历史与社会学学会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农史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美国,《边疆在美国历史中的意义》被认为是对“美国历史的农业阐释”,开创了风行美国数十年、影响广泛的“边疆学派”。1919年,美国成立农业历史学会。1927年,创办了《农业历史》杂志。1970年,又建立了历史农场与农业博物馆协会。

受社会转型和国际学术的影响,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于民国初期肇始。1920年,金陵大学与美国农业部、美国国会图书馆合作,筹建金陵大学农业图书研究部,着手系统搜集和整理中国古代农业文献,此后,这一工作以农史研究组、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和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等形式传承延续至今。

材料二   “文革”结束到20世纪末,因农史文献梳理工作基本完成,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研究重心开始从农史文献梳理转向全方位的农业历史研究,在作物学史、因艺史、植物保护史、畜牧兽医史.农业经济史、水利史及农业考古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其中,由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主持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齐民要术校释》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一时期,农史事业的另-重要突破是农史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农业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专业进入国家学科体系,并先后获得农学硕士、农学博士授权和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培养了中国第一位农业史博士和第一位农业史博士后,培育了数百位农业史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目前国内主要农史研究机构学术领军人物大多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史专业,为中国农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思明主编《农史研究一百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专业的农史研究在20世纪初期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史研究的阶段特征和未来发展走向。
2023-07-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伴随着全球化以及交通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移民的流量、流向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规模更加庞大,形势更为复杂。正如戴维.赫尔德所说,“有一种全球化形式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形式都更为普遍,这种全球化形式就是人口迁移”。

——摘编自扬恕、王术森《人口迁移:全球化进程中的“双刃剑”》

材料二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除了传统的移民国家外,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开始接纳永久性移民,如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均在积极从国外引进移民,尤其是引进技术移民。此外,还有一些国家虽然不承认自已是移民国家,但实际上在接纳国际移民,如德国通过家庭团聚的形式接纳了大批移民;而日本和以色列则是通过鼓励过去移居国外的公民及其后代或亲属回国的方式接纳永久性移民;像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和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则通过积极鼓励商业投资移民和富裕的退休人员移居本国居住而使其国家变成了事实上的移民国家。目前,阿根廷、圭亚那和乌拉圭等部分拉丁美洲国家仍在鼓励外来移民。

——摘编自陈勇《当今永久性国际人口迁移现状及其特点》

材料三应该说,国际人口迁移是一把双刃剑,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是双重影响。一方面,国际人口迁移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裨益,它对提高移民接受国的人口素质,促进接受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发展、人口增长和就业以及加速城市化进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际人口迁移又带来负面影响,它给移民输出国造成人才流失问题,给迁入国带来了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跨国移民犯罪问题等。

——摘编自扬恕、王术森《人口迁移:全球化进程中的“双刃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增加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际人口迁移的影响。
6 . 【西方古代与近代移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以来,希腊发生了很大变化。当遇到外来的侵略者或者人口增多时,希腊人会大量地殖民到海外,许多农民因丧失了土地而陷于贫困或破产,也有一些自由民因为债务逐渐沦为奴隶、他们中的许多人因此纷纷移居海外,谋求出路。希腊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向海外输出商品,而原料也越来越缺乏,后来希腊就在海外设立商站并逐渐形成殖民地。也有不堪贵族压迫的平民或政治上失利的贵族远离本国,另觅新土。于是,公元前750年左右到公元前550年左右,希腊人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开展殖民运动。早期的希腊殖民地具有农业性质,后来许多农业殖民地变为农业和商业殖民地。这种殖民地自己的手工业也有发展,它们把大部分商品转卖给邻近部落或者提取粮食和原料,同时增加对宗主国的输出。

——摘编自李天祐《古代希腊史》

材料二       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材料三   政党的意识形态定位决定了他们将从何种角度来阐释移民这个复杂的问题。对于主流政党来说,移民议题的挑战在于它是一个复合议题,涉及多个政策领域。首先,是否接纳外国人进入本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经济政策的问题;其次,外国人应该享有哪些权利涉及所在国的福利政策,选举制度等;此外,移民的融合还涉及教育政策、文化政策,关系到所在国的身份认同,价值观等因素。移民问题的复杂性给政党移民问题塑造提供了不同的方式。

——王丹逸《政党政治视角下的德国移民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希腊殖民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移民问题?
2023-07-1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淮河流域历史地位的变迁]

材料一   史前时期,淮河流域的青莲岗文化与分布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基本形成各自独立的空间分布局面。西周时期,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淮水上游出现诸侯国,但淮河中下游土著与部分东夷结合,组成被称为“淮夷”的文化人群,成为独立于西周之外的重要势力。春秋时期,中原政权在向南发展中逐渐将控制范围从黄河流域延伸至淮河。至魏晋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区的开发越过淮河流域,直接立足于南方亚热带的地理环境中。随着唐宋时期经济重心转向长江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的边缘性地位最终形成,要么河淮相连,要么江淮并属,这里不仅没有成为任何一类政权的都城所在,甚至连行政区划也不再保持流域的完整。

材料二   淮河下游地处平原,几乎没有可以依凭的天然屏障,在政治与军事上自然造成“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的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南北军事交锋的必争之地由长江流域变为淮河流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淮河流域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变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并分析淮河流域成为中国古代南北军事交锋“必争之地”的原因。
2023-07-16更新 | 21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二   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种族组成方面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向南北美洲的大批移民,来自欧洲和非洲的大规模迁移把南北美洲改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洲人口猛增,这使得欧洲人在1819世纪大批移居西伯利亚、和美洲人烟稀少的地区成为可能。今天,类似的移民潮正在出现,不过是反方向的一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现在,第三世界的人口增长率是发达世界的两倍,绝大多数是青年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期里,大量涌向发达国家。在美国,人口调查局1995年的一份调查透露,8.7%的人口(即2260万人)是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出生的。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迁移产生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近现代移民的历史性因素。
2023-07-13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近现代博物馆的变迁】

材料一 卢浮宫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被改为王宫,路易十四继位后认为卢浮宫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回归原状。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随后成立公共博物馆并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扩建规模空前,存放了拿破仑东征西伐中所得的大量艺术珍品,后虽归还一些,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宫内。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

——摘编自郑欣淼《故宫纪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所作出的共同贡献。
10 . 【语言与文明演进】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罗马人仿照希腊语字母创制了拉丁字母。随后,统治者对地中海沿岸地区开展了长达数个世纪的军事征服。帝国版图扩张以后,拉丁语也随之传播到被征服地区。公元4世纪,《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同时,神学家哲罗姆将希腊语本的《圣经》翻译成拉丁语,该译本奠定了拉丁语作为中世纪欧洲宗教语言的权威地位。经过1000多年的积淀,欧洲构建了一个以拉丁语为主要媒介语的知识网络。1416世纪人文主义学者试图要复兴的文化涉及大量希腊语和拉丁语作品。因此,文艺复兴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拉丁语复兴。15世纪早期,西欧的民族国家诞生后,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民族语言成为身份认同的象征。16世纪德国的马丁·路德主张使用德语举行宗教仪式。他还将《圣经》由拉丁语翻译为德语。此期,英国爱德华六世甚至宣布宗教仪式必须“要以英国人民自己的语言来进行”。

材料二   16世纪初,英语仍然只是英伦三岛的语言。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正式开启全球扩张模式。截至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覆盖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及土地,标志着英语已经从英伦三岛走向世界,成为一种“日不落的语言”。一战后,法国代表应英美双方的强烈要求,不得不接受在签署条约时也同时使用英语。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英语进一步巩固了其外交语言的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亚蓝、刘海涛《国际通用语的发展演变特点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拉丁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拉丁语和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不同之处。
2023-07-08更新 | 4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