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唐末杨缩认为因儒道不举,士人一味追求做官,礼义道德沦丧,才造成了安史的反叛和战乱的延伸。穆宗时,仍有“兵兴以来,人散久矣,始欲导之以德,不欲趋之以刑”的说法。这说明当时(     
A.权力斗争盛行导致社会失序B.旨在实行外儒内法统治方式
C.重建儒学信仰已成现实所需D.佛道兴盛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作者重在说明(     
A.南北朝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B.北朝对后世的历史影响更大
C.南北朝分裂动荡的社会病态D.南朝玄学影响了文化的发展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祝融”是目前文献中所见最早被若干族群共同认可的祖先。春秋金文、战国竹简中存在不少有关追认“祝融”为祖的记载,《国语·郑语》出现“祝融八姓”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局部共祖现象普遍出现。这可用于说明(     
A.炎黄共祖之说被最新考古成果否定B.战乱频繁客观上推动了民族间交流融合
C.血缘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D.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根植于久远历史传统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宋代文化,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斯文:唐宋思想文化的转型》《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宋代文化特征的理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文化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距今约九千年前长江流域已有稻作农业,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稻作遗存要早三千年以上。《礼记·礼运》中讲“礼之初,始诸饮食”,礼器中鼎、爵、尊、盘、觚都是主要饮食器。《礼记·王制》曾谈及南方有不火食的“雕题(纹身)交趾”之民。纹身和生食冷食,都是中国人认为的异族野蛮原始人特征。中国人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已有甑,甑是利用火烧水产生蒸汽来蒸熟食物,蒸是火水相与式的较高层的用火之道。中国人在四千年前已用餐叉,用匙更早在七千年以前,最晚在商朝时已开始用箸,明朝以后称为筷子,长挑近夹,无不如意,故亦可发展合桌会食的型态。《隋书·经籍志》中所载食经已达71卷,《新唐书·艺文志》则达171卷,郑樵《通志》则记了360卷,可见其多,亦可见中国人对吃的重视。

——摘编自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材料二   汉代以来,凭借陆路和海上交通的不断发展,中国饮食文化的西传逐渐增多。生姜作为食物原料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传至地中海地区。以餐饮器具而言,中国汉代漆器和唐宋瓷器已经直接传入中亚西亚及非洲个别地区。元帝国建立后,西方国家的使节、商人、旅行家、传教士等纷纷来往于中国和西方国家,直接推动了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中国制造的白糖已在16世纪传入西方,受到人们喜爱。茶叶传入西方国家,逐渐成为欧洲的时尚饮品。元明时期,中国的瓷制餐饮器具通过贸易更加大量地传入欧洲各国,欧洲的王公贵族争相购买,甚至高价以求。马可·波罗首次向西方人叙述了他眼中的中国人的食物和饮食习惯。《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也记载了中国的食物原料、饮食品种及制法和饮食风俗等,对中国饮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也起到了极大作用。

——摘编自杜莉《汉代至元明时期的“东食西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唐至元明时期中国饮食文化西传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中国学者在一战后表示,“西洋文明浓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腴美如肉,吾国文明粗粝如蔬。而中酒与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这说明该学者(     
A.坚决维护中国传统文化B.认识到东西文明严重对立
C.主张东西方应取长补短D.认为西方文明远胜于中国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中国古代,哲学用阴阳之道将男女、夫妇关系与政治上的君臣、治乱、兴衰相联系;文学注重“教化”功能;教育上则强调“首孝悌,次见闻”。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以民为本的人文关怀B.注重秩序的伦理观念
C.海纳百川的包容特点D.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昨日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周人从夏、商灭亡中得到教训,信奉“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这反映了当时(     
A.民本思想具有深远影响B.政治统治借助儒家思想
C.儒学具有广泛社会基础D.儒学对传统思想的继承
昨日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2023年舞剧《五星出东方》中“锦绣”舞段亮相春晚,舞者们用端庄温婉的“锦绣摇”、顿挫有力的“红袖绕”、含蓄内敛的“汉俑转”,一展大汉威仪的同时,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传奇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魅力。这说明(       
A.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B.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
C.舞蹈艺术再现了汉代的生活场景D.大众传媒有利于文物的发掘保护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自汉代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音乐便不断传入中原地区。到隋朝文帝时,宫廷音乐体系——西凉、清商、高丽、天竺、安国、龟兹、文康“七部乐”得以确立。其中,源自西域的乐部占据三部,并在长安城内广为流传,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这说明(       
A.统治集团安于享乐B.西域文化已成主流C.传统文化受到冲击D.中华文化兼容并蓄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