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文化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古代雅典,许多学者、文人,如哲学家柏拉图、毕达哥拉斯、戏剧家欧里庇得斯等,都是优秀的运动家或锦标获得者。凡在运动会上夺标的,国家出资为其立像,并刻上他的名字,如米隆的《掷铁饼者》这反映了当时(     
A.城邦政治影响文化发展B.人文主义成为主流思潮
C.尚武观念推动对外扩张D.民主政治逐渐发展完善
2 . 一部中西方酒的发展史在酿造出醇厚酒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深深浸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贾湖遗址酒石酸的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陶杯、陶尊、陶盉的考古发掘,昭示出酒的发明当在7000年以前。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黄酒、白酒。早在《尚书·酒诰》中,“德”字主要指与政教联系紧密的酒德,是酒礼的内在道德规范,强调饮酒要求适中、平和、有节,“酒以成礼”、“宴以合好”。我国古代有“尊”“壶”“角”“献”等各种各样的酒器,酒器种类的繁多不仅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是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通过不同的酒器代表不同的身份。酒在民俗生活中与趋吉避凶、祈福禳灾等人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这种民间纯粹功利性、实用性的祈求,均能通过酒祭、占卜、神供、祈禳、禁忌等途径获得心理的满足,这是与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创造。

——摘编自万伟成《中华酒文化的内涵、形态及其趋势特征初探》等

材料二   西方文化中不乏酒的传说,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身兼酿酒者和葡萄种植者的庇护神和艺术之神。从公元前7世纪起,每年春季播种和收获季节,希腊城邦的人们都会举行祭祀酒神仪式——“大酒神节”,歌颂狄奥尼索斯的丰功伟绩。西方人把葡萄酒视为“神授”之物,试图通过酒神崇拜使饮者自律。西方酒器多是玻璃制品,讲究透明,每一种酒都有其固定的使用杯子,如鸡尾酒杯、白兰地酒杯、香槟浅碟杯、白葡萄酒杯等。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映出对酒的尊重,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等,按照味觉规律,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

——摘编自饶清清《中西酒文化差异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和西方酒文化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酒文化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日耳曼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准尚低,立国之初仍不得不借重罗马贵族长期的统治经验和现成制度,有些城市依然由原市政官员主持政务,税收办法一度也还仿罗马旧制。据此可知(     
A.日耳曼人完全继承罗马文明B.罗马官员的权力进一步巩固
C.日耳曼人无法统治欧洲社会D.文明的传承有其固有的规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2年诞生的军乐《斯拉夫女人告别曲》,穿越了俄罗斯帝国—临时政府—苏联—当代俄罗斯的历史时空,在其历史流传过程中曾经伴随着俄国政治分歧和国家动荡,但最终则扮演了政治和解与民族和谐的重要角色。这说明音乐(     
A.影响政治审美B.助力集体记忆C.催生政治共情D.满足艺术需求
5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关于传统,当代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指出,它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它使代与代之间、不同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

——编自爱德华·希尔《论传统》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传统”这个话题,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论题合理,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4-10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创新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市民文学在中世纪西欧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列那狐的故事》是其中的一部代表作,书中用狮子、驴和狼,分别象征君主、教士和贵族:狐狸及其他小动物则代表市民和下层民众。这说明市民文学(     
A.维护封建君主和教会的统治B.借鉴了古希腊罗马的人文精神
C.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会的贪婪D.冲破了封建教会的束缚
2023-04-09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柏拉图强调审美教育第一步从只爱某一个形体开始,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综合,掌握美的普遍性,进而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为珍贵”,并更深层次领悟由“行为和制度的美”到“各科学问知识的美”,最后达到理念美的境界。他意在强调(     
A.科学对美育的重要性B.审美教育的理性精神
C.审美教育的步骤方法D.城邦制度的发展完善
2023-02-02更新 | 1067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材料二毗湿摩说:婆罗门可以娶三个妻子。刹帝利可以娶两个妻子。吠舍只可以从本种姓内娶一个妻子。无论几个妻子,她们生下的儿子地位都是平等的。在婆罗门家庭中,出生于婆罗门种姓的妻子地位是最高的。在刹帝利家庭中,出生于刹帝利种姓的妻子地位是最高的。首陀罗女为前三个种姓的人所生的孩子,有道行的人是鄙视的。一个婆罗门让首陀罗女为他生了孩子,这个婆罗门应该为此赎罪。

——摘自史诗《摩诃婆罗多》

(1)以下是世界伟大的史诗作品,请指出以下史诗分别是哪些古代文化的成就?
史诗作品代表的古代文化
《罗摩衍那》
《吉尔伽美什》
《荷马史诗》
《伊戈尔远征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诗《摩诃婆罗多》对研究印度历史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说“‘蛮族’也罢,希腊人也罢,我们大家都是大自然所生,构造全是一样”。 智者阿尔西达马说“神使人人生而自由,而自然则从未使任何人成为奴隶”。这些思想
A.符合古希腊民主的发展趋势B.表明人类自我意识觉醒
C.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D.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成书于12世纪的西欧英雄史诗《罗兰之歌》,描述的是8世纪法兰西在英明君主查理大帝的领导下开疆拓土,为民谋利的故事。诗歌重点歌颂的是英雄罗兰忠诚于查理大帝,并甘愿为其献出生命的事迹。据此可知《罗兰之歌》()
A.体现了市民阶层世俗化追求B.真实展现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C.表达了巩固国家统一的愿望D.反映了对封建王权加强的渴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