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文化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平等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到20世纪的一些思想家都对平等思想作了不同的阐述。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平等思想也包含着不同的内涵,平等已经成为西方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阶段发展状态
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早期平等思想的发端时期
中世纪时期西方平等思想的低谷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蓬勃发展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资产阶级对平等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时期
19世纪初期西方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平等思想出现

——摘编自江丽丽《论西方平等思想的发展轨迹》

选取西方历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时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骑士精神和宫廷爱情是中世纪欧洲突出的文化现象,它们一起构成了世俗叙事诗的主要体裁——浪漫传奇。传奇中的英雄区别于传统史诗英雄,即使为主人或情人而战,他都带有直接或间接的个人利益,而这种特点也传承到后世的文学中。这主要反映了(     
A.文艺复兴始于中世纪的浪漫传奇B.中世纪文学凸显早期人文价值观
C.浪漫传奇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D.浪漫传奇摧毁了天主教精神枷锁
3 . 号称“西方史学第一人”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写了记述希波战争的《历史》,在书中他严格区分“自由的”西方和“奴役的”东方。希罗多德的这一做法意在(     
A.对东方实施矮化策略B.说明希腊人抗争的正义性
C.表达对波斯人的同情D.客观分析希波战争的性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不同等因素,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内部总是呈现出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外在的文化样式方面,也体现在内在的文化价值方面。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精髓,如果某一民族的文化不能保持自己的特点与精华,这种文化就会因为与异质文化的日益趋同而逐渐消失,历史上不少文化的衰落和语言的消失就是明证。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国家在各自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有的贡献。

——摘编自裔昭印、徐善伟《论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围绕材料,选择一个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古代史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7-16更新 | 16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古希腊、古罗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荷马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B.修昔底德首创的“历史”一词并且他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C.始建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万神殿是以穹顶圆形堂为主体的建筑物
D.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2023-07-10更新 | 27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尚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威力无穷的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此外,他们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激化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这段话表明古希腊人的自由与斗争精神(     
A.源于同命运抗争的过程B.以繁荣的商品经济为基础
C.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物D.受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人在从事商品经济的过程中需要与外界不断地交流,这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对外交往能力。一般说来,古希腊人对外交往能力越强,其理性越发达。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本身就是理性,普遍意义的知识即为普遍的理性。在教育上正是由于知识是理性的、普遍的真理,因而传授理性知识应成为教育教学的最高目的。公民的理性培养可以通过参与城邦的公共生活,如公民大会、公民法庭、剧院、市政广场等获得相关的教育和知识。

—摘编自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等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育主要在修道院里进行。学生进入学校后,就像修道士在修道院中一样,必须讲拉丁语。在学习文化和阅读的同时,学生还要学会唱歌,这是为了参加圣事时能够准确地唱诗。进一步的文化学习是阅读古罗马诗人维吉尔人的史诗和一些基督教诗人的诗歌。修道院学校也像古希腊那样教授修辞学,但并不注重演说技巧的训练,主要是学习写作,如撰写修道院日志、法律文书等。代数仍旧使用古希腊和罗马的著作。音乐主要是学习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代数、几何和天文在修道院学校中很重要,因为它们可用来计算基督教中那些日期不确定的节日。

—摘编自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教育思想最显著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修道院学校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文化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       
A.宣扬“无神论”B.适应了统治阶级的要求
C.强调理性主义D.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
9 .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童年是人生的根基,因为他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指出人和动物的区别是“惟独人生而具有敏慧而聪顾的理解力”,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这些观点(     
A.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决定作用B.说明当时儿童形象被神圣化
C.与苟子对人类本性的看法一致D.表达了对儿童成长性的重视
2023-06-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772年,卢梭在《关于波兰政体的思考》中建议波兰建立一个统一的教育体系。波兰于次年成立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在近20年时间里创建了近200所世俗学校。波兰最后一位国王在日记中写道:“只要今后200年内仍有人自称为波兰人,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该教育委员会为波兰培育出了最有才华的一代爱国者和文人。波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此举意在(       
A.传播启蒙运动精神B.为武装起义做好思想准备
C.推进波兰宪制改革D.通过教育培育国民认同感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