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2023·北京·模拟预测
1 . 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锋与重构提供了契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历史文献提供的数字估算,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另外,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掳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最后掳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材料二   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文化侵略”作为侵略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是与军事侵略、经济侵略相始终的。……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打着“文明”论的幌子,认为日本进攻朝鲜和中国是为了推进“文明”,发动“文明”战争是绝对正确和必要的,极力为对华战争寻找理论根据。日本还有一种“怀柔”形态的宣传,如19世纪90年代的樽井藤吉的《大东合邦论》,强调黄种人与白种人的种族对立,认为亚洲黄种人是“单一种族”,应该建立以日本为盟主的“大东国”,实现中国与日本的统一。到了20世纪初,日本通过学术著作的方式,大肆宣扬“支那必死论”和“西方列强分割论”,认为日本应该独占中国的遗产。日本在全面军事入侵中国后,明确提出所谓“对支文化工作”要着眼于对中国长期占领与统治。为此,日本派遣“文化工作”特派员来华,对中国上层特别是知识阶层进行利诱和劝降,对下层老百姓,进行以奴化为目的的奴化教育。他们凭借武力,毁坏或占领中国的新闻宣传机构,扶植和建立自己控制的宣传媒体,通过新闻媒体、情报机构、日语教育、宗教信仰等推动所谓“在支文化事业”。

——摘编自王向远《日本对华侵略的特征、方式与危害》


(1)据材料一,概述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亚历山大帝国虽曾辉煌但却是昙花一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学者文化人在侵华战争中的作用。
2023-05-10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
2 . 帝国

材料一 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为驱逐波斯铜币而发行带有个人风格的钱币。这种钱币以古希腊阿提卡币制为标准,正反面均有神的肖像,并以希腊语铭文“亚历山大”表明钱币所属,世界原本有多样的货币体系和类型,后来大多放弃了自己的钱币类型,开始仿造亚历山大型钱币。

上图是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贵霜帝国存在于约1——3世纪中亚和南亚地区。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

材料二       当国家不断扩大,并开始统治大量人口之后,它们可以被称为帝国。

阿拉伯帝国简史                                                                 

       
7世纪
阿拉伯国家形成       
半岛基本统一
大规模向外扩张
8世纪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9——13世纪帝国被划分为若干行省,由哈里发任命的总督管理
在蒙古铁骑的进攻下灭亡

英帝国简史

16——17世纪初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建立东印度公司
17——18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18——20世纪初工业革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成为“日不落帝国”
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印度、南非等英属殖民地相继独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比较阿拉伯帝国和英帝国兴衰历程的差异。
2023-05-08更新 | 592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之后,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这一时期文化交流不只限于希腊—马其顿人的直接统辖之地,而且包括受其影响的周边地区。巴比伦的占星术、天文观测资料与希腊文学、数学的结合,使这一时期的天文学成就达到了近代哥白尼才能达到的高度。东方的拱形建筑风格也被希腊化时期的建筑师们所吸收,希腊语成了希腊化世界的通用语言,不少的当地人用希腊语写了本国本地区的历史,大大丰富了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宝库。

——摘编自杨巨平《“希腊化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等

材料二拿破仑在位时,……兵于外,不顾民间之受害……辛致兵败国丧,力竭身亡。然其所创之立之典章多有益于国计民生,今各国有师其法而忽焉兴盛者。后五十年间,欧洲之兴实为开辟以来所未有,可谓欧洲自古以来罕有之英主。

——(英)马垦西《泰西新史揽要》

材料三1914年开始的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印度几个师在西线和美索不达米亚作战;许多身着法国制服的非洲人在法国北部作战。不用说,有过如此经历后返回家园的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化时期文化交流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欧洲之兴”起到的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战争本身……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
2023-05-02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发展浪潮下,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文化的精神阵痛中进行文化的选择和重构。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远征意大利开始,拿破仑就宣布: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国军队是来切断诸君枷锁的!作为“自由 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对于法国占领地区的人们来说,虽说新的思想和制 度具有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对抗法 国侵略者。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先驱形式,在法军占领的普鲁士所出现的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拿破仑 以两面手段占领了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了在19世纪高扬的民族主义原型的思想和态度。也正因如此,最 终他不得不失败。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二   埃及的历史大概经历了法老时代、希腊化时代、罗马时代、科普特插曲、伊斯兰时代、近代埃及、 民族独立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时期,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不同民族的统治之中。埃及地区的各民族之间关系 紧密,这与埃及的历史轨迹、文化交融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整理自《埃及经贸文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拿破仑战争带来的欧洲政治文化重构,并结合史实谈谈如何理解划线 句子中“拿破仑广泛传播了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最终他不得不失败”的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你熟悉的埃及时代,以“埃及对本土与外来文化的选择与重构” 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4-2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灾难的同时,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明的碰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的解读:一段史话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为惨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横跨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

——摘编自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历史的透视: 两幅版画

版画一《去掉面具的暴君》 版画二 《随风而逝》

如何看待拿破仑是法国历史始终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他的形象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派别不同,给出的解释也不同。这两幅画创作于1814年,版画一中拿破仑被动物化成一头野心勃勃的狮子,保王党人揭露其真面目,为将他合法消灭铺路。版画二中拿破仑正在给罗马王(拿破仑儿子)吹泡泡(最大的泡泡写着伟大的帝国,其它泡泡上写着荷兰、西班牙、那不勒斯、罗马、波兰等)。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该事件对世界史产生的巨大影响。
(2)你怎么看待拿破仑?请选择任一版画或自选一个角度,并运用具体史实,写一则历史短文,予以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6 . 东西方文化以多种途径进行着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把古代中国与中亚、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中国学者对此历史概念做了如下解释:

丝绸之路:以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中国西运的货物以丝绸制品影响最大,故得名。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亚欧国家和人民互通有无,友好往来。

材料二   3世纪,中国书籍传到日本。《旧唐书》记载“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锡赉(指钱币)”则“尽市文籍”。遣唐使的使命不尽相同,但购书一直是其主要任务。随着宋明之际民间贸易往来的增加,大量中文图书输往日本。


材料三   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远在爱琴文明时期,克里特就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地中海区域的商贸中心。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古希腊本土人口过剩,耕地不足,希腊开始大规模向海外殖民。它直接加强了希腊人与东方古国的联系。在希波战争中,波斯军队充当了东方文化向希腊传播的主力。亚历山大东征时,把一些印度人带回希腊,使希腊更多地了解到印度哲学。……到东方游历成为一时的社会风气,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外出汲取了大量先进的古代东方文化,促进了希腊文化的繁荣。

——摘编自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


(1)根据所学,指出丝绸之路开辟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列举除丝绸之路外,古代欧亚大陆上其他的重要商路。
(2)有学者发现,在史料中几乎没有找到遣唐使大量进口丝绸的记录,主张将唐代中国与日本等东亚国家之间的交通道路另行命名。请你依据材料二为此交通道路拟一个名称。并参照材料一进行解释。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古希腊文化的特点及古代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途径。结合所学,简述亚历山大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文化策略。
2022-12-04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又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交流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对世界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所征服的地区无比广大……这是文明社会所经受的最后一次,也是最激烈的游牧民族的野蛮攻击,其后果十分严重。亚洲全部、欧洲大部分和非洲北部的政治组织都被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性,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改变。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中东和东亚了。

——摘编自[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他所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摘编自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   战争中,殖民地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侵略而并肩作战,这大大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它们已无力阻止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无法继续维持其原来的殖民统治。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举出两个中西交流的例子说明“旅行变得安全了”。根据材料一,分析蒙古西征是如何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
(2)指出材料二“革命原理”的内涵。如何理解拿破仑“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帝国主义“无法继续维持其原来的殖民统治”的原因,并指出二战中得到进一步确立的、对殖民主义造成致命打击的政治理论。
2022-09-29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引兵东征,直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完全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为希腊化时代。这时期最显著的事实,便是古希腊的文化和古代东方各国的文化因为交流融合而孕育出更为发达的文化。那些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所形成起来的各个国家,一方面具有东方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希腊的色彩。

——摘编自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各国的封建主义正逐步走向瓦解崩溃,新兴的资本主义法国同封建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拿破仑掌握法国执政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各国的军事力量,破坏了欧洲的封建传统文化,加速了欧洲封建力量的衰落。战争传播了自由、平等、法制等启蒙思想。同时;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亦带来一个相对地新鲜及持续增强的运动——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将会塑造未来欧洲历史的轨道,它的成长注定了一些国家的开始及另一些国家的结束。欧洲的版图亦在拿破仑时代后一个世纪发生了剧烈地转变。这种转变并非基于封地及贵族,而是基于人文、民族起源和民族思想。

——摘编自李化敏《近代德意志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文化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希腊化时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说明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战争给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编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上)


(1)根据材料概括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各举一例。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哥伦布大交换”的作用。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国际博览会,它重要的展品包括:印刷机、蒸汽机、火车头、收割机、桁架桥、固特异公司的硫化橡胶、纺织机、缝纫机等。机器展区是博览会最吸引人的部分,博览会的《官方图录》对这部分给与了最为详尽的介绍和阐述,《官方图录》称之为“速度和力量的令人震撼的抒情”。

——摘编自王浩强《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


(3)依据材料概括1851年万国博览会展品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美英向苏联让步,在否决权问题上通过了“雅尔塔公式”,即安理会理事国关于程序问题的决议只需简单多数票通过即可;关于实质性问题的决议,理事会的多数票中必须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方为有效。当常任理事国是争端当事国时,如果决议是采取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或是安理会为审议争端而进行调查时,不得行使否决权;如作出决定,考虑采取出兵、断交等手段时,可以行使否决权。这就是所谓的“大国一致原则”。会议决定,凡在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的国家或1945年3月1日前向法西斯宣战的国家均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美英苏三国通过的“雅尔塔公式”。
2022-06-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爱琴海区域是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交汇处,可以说是亚非欧文化的加工厂。在希腊文明中,处处可见其他文化的影子。例如,古希腊一度没有文字,后来在吸收腓尼基的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希腊字母;古希腊建筑多以木头和泥石为建筑材料,后来学习埃及人以大理石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古希腊的宗教神话和文学的根源,可以在西亚文化中找到。

——摘编自孙博《浅析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材料二   亚历山大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推广波斯礼仪。他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摘编自人教版《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时期文化措施的目的及其产生的影响。
(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