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     
A.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B.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俄确立D.世界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
2024-04-09更新 | 843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新实中学2024届高三4月月考试题
2 . 20世纪末,欧洲知识分子通过美国学者长期忽视的美欧文化比较研究,实现了“美国学的欧洲化”;亚洲的美国学专家依托本国的学术立场与档案资料,开始在跨国移民、女性和亚裔文学等议题上频频发声,继而对美国学者产生一定的启发。这些现象反映出(       
A.世界各国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B.文化多样性发展深受各国重视
C.美国的文化霸权遭到一定冲击D.文化保护主义倾向的日益加剧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部分)

时间历程
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西亚地区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在北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在南亚次大陆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在东亚形成了中华文化。
公元前5世纪以后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古代希腊文化;此后,古罗马在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
5世纪以后在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16世纪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
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对残留下来的印第安人实行欧化,通过语言、宗教、艺术、教育等文化的移植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17世纪以后英国开始侵略印度,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兴办学校,强行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
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独立后的印度接受来自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又注重发展传统文化,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后,政府大力复兴民族文化,现代埃及文化既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又带有欧洲和西亚的文化元素。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等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做出合理解释。
2023-04-09更新 | 760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04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大陆游记》充斥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渴望“向西方求真理”,1920年,梁启超撰写的《欧游心影录》则是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有所洞察后,发现中国智慧具有治疗现代病的启示价值。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变化缘于(     
A.法国大革命的冲击B.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警示
2022-11-23更新 | 792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二战后,新加坡借助于旅游规范设计和旅游项目实施,把历史遗产、宗教场所和商业街区等都纳入到“花园城市”“非常新加坡”“东南亚中心城市”“全球艺术中心”等表征系统。这一举措(     
A.割裂了历史文化的传承B.具有鲜明的新加坡特色
C.体现出殖民文化的影响D.利于增强民众文化认同
6 . 一战后,束缚腿脚的霍布尔裙,逐渐被可以让女性更加灵活行走的钟口裙替代。女装舍弃了奢华风格,加入更多的军装风格,斜纹卡其布和灯芯绒流行起来,使衣服更加合腰身,显得硬气十足,而女装的上衣也第一次加入了男性特有的插手口袋。这表明(     
A.女性推动法国社会现代化B.男女平等逐渐成时代主流
C.实用性成为主要设计潮流D.战争扭转了人们思想观念
7 . 如图为某同学列出的历史小短文写作提纲。其主题应是(     
(1)亚历山大将统治推向了两河流域、埃及、伊朗高原,一路直逼印度河沿岸。
(2)在印度地区英国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
(3)拿破仑在欧洲各地实行统一法典,颁布千万条处理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指令。
(4)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军队中服役,进一步促进了一战后殖民地觉醒。
A.欧亚文明交流与融合B.战争与文化交锋
C.人口迁移和文化交融D.贸易与文化交流
8 . 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步文化和反动文化之间的一场大搏斗。战争和文化是有矛盾的,因为战争会给文化造成破坏。然而正是通过战火的提炼,人类的文化才得以净化和升华,进入一个新境界。该学者意在强调现代战争(     
A.给文化带来割裂与冲击B.以军事手段推动文化交流
C.导致世界文化发展中断D.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双刃剑
2023-08-28更新 | 37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期,把战争看作一种政治工具的观点被欧洲各国统治者普遍接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国军事领导人对战争后果丝毫没有担忧。然而,战争的庞大损失引发了各国的反思。1928年多国签署的《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这一观念在30年代风行一时,甚至在德、意法西斯上台后,各国的和平主义者仍天真地信守着废弃战争的承诺。但事与愿违,新的世界战争再次爆发。二战结束后,法西斯的残暴统治令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原来对战争的认识:简单地否定战争并不能永久地保住和平。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正义战争论的衍生一当一个独立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主权受到侵略时,其自卫战争是正当的。

——据梁占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转向与衍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战争观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战争观变化的共同原因。
10 . 20世纪50年代晚期,四个来自英国北部港口城市利物浦的年轻人理解了美国的摇滚乐,并将他们本地的音乐风格掺入其中,由此改造出了不仅在欧洲,而且在美国流行的音乐,这就是披头士乐队;当麦当劳在20世纪60年代抵达欧洲时,也为吸引新市场的不同口味而对其快餐的成分做了微妙的改变。这主要说明(     
A.文化的一体化特征B.欧洲文化的美国化
C.文化碰撞的相互性D.美国文化的欧洲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