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摘编自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

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帷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遥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摘编自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

——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从》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并概述其组织形式。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唐朝中央官制运行方式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
2022-11-26更新 | 40次组卷 | 21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作业)
2 . 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2022-11-06更新 | 135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2周周测历史试题
3 . 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  )
A.发展了中央集权模式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
C.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2022-10-30更新 | 351次组卷 | 21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版2017--2018学年必修一课时训练: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 .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2022-10-21更新 | 226次组卷 | 106卷引用:高一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5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习聚焦:总结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是什么?
角度具体措施趋势
中央两汉汉初:三公九卿国家政务和皇室事务→汉武帝:________制度→东汉光武帝:________君主专制
唐宋唐朝:皇帝→政事堂→三省[________决策≒________审议→________执行]→六部礼户吏兵刑工负责国家政务
宋朝:皇帝→________省行政‖________军事‖________财政→元朝:________省总理全国政务
明清明朝:皇帝________相当于秘书→六部1380年朱元璋废________→清朝:皇帝雍正设________处相当于秘书→六部
地方两汉汉初:________并行[郡→县二级‖王国侯国景帝武帝削藩]→东汉晚期:州监察区演变,________→郡→县三级中央集权
唐宋隋唐:[道监察区演变,________→州→县三级;中期藩镇割据节度使]→宋朝[路监察区演变,________→州→县三级]
元明清元朝:[省中央派出机构→________路府________县多级]→明清[省【总督巡抚→三司】→________________三级]

2022-10-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6 . 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元朝则在东北设置辽阳行省,与中原相比并没有特殊政策。这种变化体现了元朝时期(     
A.黑龙江流域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B.最高统治者逐渐放弁“四等人制”
C.在全国范围内统--实行行省制度D.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2022-10-17更新 | 253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备课综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测试题
7 . 在元朝,无论是中央官员还是地方各级行政官员的选用都要通过中书省和吏部,但监察系统官员的任用比较例外,可由御史台在本系统内自行选择。元朝政府这样做意在(     
A.发挥监察机构的制衡作用B.坚持蒙古贵族的政治传统
C.削弱宰相为首的政治势力D.确保监察机构的权力至上
8 . 曹魏政权建立后,延续了东汉尚书台的旧制。魏文帝非常信任尚书台,诸事都依尚书台协助处理。魏明帝时期,原先由三公所掌握的很多权力,如处理文书奏章、选拔官员等职权均被尚书所侵夺。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B.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C.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
2022-10-03更新 | 1053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西汉初年的制度
(1)“汉承秦制”:各种制度基本沿袭____
(2)郡国并行制
原因“惩亡秦孤立之败”
概况地方实行郡、县二级制,郡有太守(京师所在地设内史或京兆尹,级别高于一般郡)、郡尉、郡丞。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由太守分别任用。郡下设县(有少数民族地方设道),县设令或长,之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分封的有________(选必1)
影响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____叛乱,景帝和武帝后,诸侯国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2022-10-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演变
①秦朝:____
②西汉:____
③东汉:州—____—县
④隋朝:州、____二级制
⑤唐朝:____、州、县三级制;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⑥宋代:州(府、军、监)县二级→____、州(府)、县三级制
⑦元代:设置行中书省(简称____),行省之下设路、____、州、县
⑧明朝:废行省,权分三司(____司、____司、____司),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⑨清朝:清承明制,____成了一省长官,又设____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2)特点
①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____割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____的不断强化。
②最稳定的是____,它始终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
③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
④随着州、道、路等____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⑤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____是相对的。
2022-09-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7讲辽宋夏金元的政治、军事(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