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780年后,唐朝推行两税法,强藩地区按照两税法的收税原则进行缴纳,但在赋税的支配上,部分留给收税当地作为日常开支,部分由藩镇节度使支配,部分上缴中央。据此可知(     
①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②藩镇势力相对强大
③中央妥协色彩明显   ④宗藩体制遭到破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 . 清代府制基本沿袭明制,但是清朝有意识地划小府域,将边疆与民族地区的军民府、土府向内地府制靠拢,并将诸多治理繁重、区位重要的直隶州升府,使清末府数较明末清初增加了36%。同时,118个属州降为散州,不再领县。清朝这些举措意在(       
A.加强地方管理维护集权B.开创边疆治理的新模式
C.发展完善基层治理体系D.提升中央机构行政效率
2023-05-12更新 | 301次组卷 | 6卷引用:选必一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3 . 嘉靖三十五年(1556)春,掌吏部事大学士李本奉旨专行考察百官,但都察院却没有参与;1569年,大学士赵贞吉兼任都察院之时,阁臣高拱也在兼掌吏部。这种权力分工(     
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B.实现了中枢权力间的制衡
C.加剧了明代吏治的腐败D.使内阁成为法定中央机构
2023-05-12更新 | 555次组卷 | 7卷引用:纲要上第1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4 . 下列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
2023-05-08更新 | 275次组卷 | 2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卷: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5 . 清朝军机大臣的遴选范围主要来自尚书、侍郎以至大学士,督抚间亦内调入值;任命军机大臣的谕旨一般是命其“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处虽有印信却无正式官署,乾隆朝纂修《大清会典》时甚至未将“办理军机处”列入条目。材料集中论证的军机处特点是(     
A.人员精干B.效率较高C.临时差遣D.保密性强
2023-05-07更新 | 59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6 . 汉武帝初期,十三州刺史为丞相属吏,由“司直(丞相下属官员)督刺史”;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由御史中丞“督部刺史”。这一调整(     
A.旨在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折射出中枢权力的调整D.拓宽了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7 . 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五年之久,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这说明(     
A.外戚势力左右政局B.中央集权制度逐步走向衰弱
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D.祖制和封建礼制制衡着皇权
2023-04-28更新 | 1339次组卷 | 17卷引用:纲要上第1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前辈学者受史料限制,未能具体考察秦汉时期“卿”的动态演变。1983年新发现的张家山汉简丰富了研究秦及汉初制度的史料,其中即有“卿”。

材料一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出土的秦及汉初律令、官文书中,作等级制度的“卿”是爵称,指左庶长至大庶长九级爵位。汉初的《二年律令·赐律》记载:“赐不为吏及宦皇帝者,关内侯以上比二千石,卿比千石,五大夫比八百石,公乘比六百石”。《二年律令·置后律》记载:“疾死置后者,彻侯后子为彻侯,其毋适(嫡)子,以孺子子。关内侯后子为关内侯,卿候(后)子为公乘,五大夫后子为公大夫,公乘后子为官大夫。”

——摘自《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

材料三   西汉后期卿爵与官称“卿”的格局随着爵、官制度的发展而变化。由于侯卿大夫士爵位分层逐渐被打破,爵称卿愈发稀见,以至消失于史籍。同时,伴随着等级秩序向“官重爵轻”方向发展以及儒家复古改制观念兴起,“卿”指称职官更加常见,并逐步制度化。官称“卿”的制度化进程从其相关称谓的变化里可以窥见一二。

——摘编自杜晓《秦及汉初“卿”的性质及其演变》


(1)分别阐述材料一、二对研究秦及汉初政治制度的价值。
(2)分析材料三中汉代后期“卿”性质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张家山汉简发现的意义。
2023-04-27更新 | 26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9 . 下表选自钱实甫《代职官年表》,据表可知(     
清朝前期督抚民族成分表
总督巡抚
顺治康熙雍正合计顺治康熙雍正合计
满洲03410440552681
蒙古01010011
汉军374311917910322204
汉人11182453488543176
不明11
合计190462
       注:八旗汉军以后金时期臣服的汉人为主。
A.巡抚一职象征意义明显B.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
C.康熙年间民族矛盾尖锐D.汉官治理地方具有优势
2023-04-23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选必一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10 . 如表为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据当时官府户籍统计所得约数)影响其中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56
263年66342314664234432881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23000230000.0
西晋280年240000016160000
A.社会秩序的变动B.户籍制度的调整
C.中央集权的消长D.人口的大量流动
2023-04-21更新 | 926次组卷 | 18卷引用:纲要上第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