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1 . 《西汉会要》载廷议共62次,其中有4次廷议的结果被君主否定,占7%左右;《明会要》载廷议共101次,其中有13次廷议的结果被君主否决或不报(没有下所司施行),占12%左右。材料说明,廷议制度(     
A.最早由西汉皇帝推行B.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C.极大削弱了君主专制D.完全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
2023-06-11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 .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2023-06-11更新 | 9731次组卷 | 71卷引用:选必一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

中央官制地方管理
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那国并行制推恩令
隋朝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
二府三司制集中军、政、财、通判、转运使
中书省行省制度
废丞相设内阁
南书房军机处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6-07更新 | 14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0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跟踪练习卷: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下中央决策方式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书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彰,凡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楷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给事中掌侍奉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门下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尚书省施行制、敕,案成则给程以钞之。凡制、敕施行,京师诸司有符、移、关、牒下诸州者,必由于都省以遣之。”

——摘编自《唐六典》卷九

材料二   廷议与廷推在明朝作为一种独特的制度,是中央各部门的平等议事制度,廷议廷推弥补了明朝缺乏中枢机构协调的缺陷。“朝廷有大政及推举文武大臣,必下廷议”,举凡立君立储、建都、郊祀、宗庙、典礼、宗藩、民政、漕运、边事等皆在可以之列。正统十年,重要政事“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廷推形式与廷议大体相同,但议题专为人事。隆方以后,阁臣不经廷推入阁者,往往引起争议。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中央政府的决策是如何出台的。这反映出唐朝中央官制的何种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出现廷议与廷推这一种独特的制度的原因。与唐朝相比,明朝在政府决策方面的有何不同?
5 . 唐代设置的散骑常侍,初期并没有实际的职务。唐太宗把散骑常侍改为职事官,掌“侍奉规讽”。之后,唐高宗又增置二员,左散骑常侍隶属门下省,右散骑常侍隶属中书省。散骑常侍的设置反映了(     
A.中书、门下二省职权的扩大B.统治集团内部职权的调整
C.官员彼此之间党同伐异严重D.权力制衡机制逐渐被打破
2023-06-04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6 . 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中书省、内阁、军机处B.中朝、内阁、军机处
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D.尚书省、中书省、内阁
2023-06-04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01·选必一第01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7 . 图1、图2为唐朝初期地方政区规划的调整,这一变化的出发点在于(     
A.重视山川地理形势B.顺应经济重心南移
C.强化地方基层治理D.防止外重内轻局面
8 . 《史记》记述人物籍贯的方式多样,或记封国国名,或记县名、郡名、郡县名。《汉书》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很少有忽略郡名的。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皇权的加强B.中央集权的强化
C.治国思想的调整D.国家疆域的扩展
9 . 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其集中分布状况如下图。促成这一状况的因素有(     

明代万历年间疆域图(局部)
①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②应对倭寇问题的频发
③保卫都城的国防安全④加强边疆事务的管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 . 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时期,初由宦者担任,魏晋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侍从,南北朝时正式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2023-05-29更新 | 331次组卷 | 8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统编版)-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