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视角内容

中国的兵是民族的基本问题。春秋以前军队是贵族阶级的军队,文武兼备。战国以降,兵日益走向职业化,沦为君主的工具。贵族精神衰落,爱国观念的逐渐消失,兵文化的缺失导致两千余年的中国社会没有真正的兵,这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匮乏。

中国的家族是社会的基本问题。春秋战国时代,大家族制度衰微,汉代把已衰的古制又恢复过来。大家族制度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也抑制着公民观念的形成。大家族制度占主导,导致两千余年的中国社会没有真正的国民,这是基本秩序的混乱。

中国的元首是政治的基本问题。秦汉以后,由于“君权”为首的元首真正长期作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导致两千年来的中国社会没有真正的政治生活,这是政治制度的弊端。

——摘编自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1938年)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0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一监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遭逢世变,面对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有识之士对中国的发展有更多的思考。梁启超与章太炎,在清末皆为思想界、舆论界影响极大的人物。在他们的论说中,如何分析、评判中国传统政治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而这个问题在当时绝非仅限于学术层面,更与如何理解中国面临的变局与危局,未来中国的政治建设应如何进行息息相关。

梁启超认为资本主义代议制度有助于“通上下之情”,应效仿西洋各国,广泛成立各种学会,以此开启风气,传播改革思想。他提出,一部中国历史,即专制政治的范围不断扩大、专制程度不断加深、专制手段不断精细、专制伴随的暴力不断加强的历史。除此之外,很难在中国历史中找到其他方面的进步。

与之不同,章太炎尝试从中国自身历史发展脉络出发来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他坚信,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历代典章制度里有重视平等与公平的因素,只有能以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这些因素可以焕发新的生命力。

——部分选自王锐《近代变局下的中国传统政治重估——以清末梁启超与章太炎的不同阐释路径为中心的探讨》


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3-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实验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总结性考试(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东亚长期存在以朝贡体系为特点的国际秩序,这一国际秩序以天下观、朝贡体系二位一体为历史逻辑。天下观是自先秦逐步形成的涵括中国和“四夷”的空间和秩序观念,朝贡体系是天下观理想模式的现实映照,二者互为表里,不能相互脱离。朝贡体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其制度及背后的观念并非一成不变。朝贡体系中的册封制度从封赐爵位到不断添加内臣化官爵、再到仅封爵位,从“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清朝划分朝贡诸夷和通商诸夷等,都显示了内外观念的逐渐变化。而民国时期从华夷观念走向“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是一个”,体现了中国已经从内部完成了对天下观、朝贡体系的历史逻辑的超越。

——摘编自黄纯艳《朝贡体系维护了古代东亚和平》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2-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4 . 梁启超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东汉隋唐
高层政区行省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州、道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根据材料,结合秦、东汉和元朝的史实,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2-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高楞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制度建设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注重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国家治理。摘编自《中国通史》
这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历经数千年,各项制度既前后相继、互为关联,又不断发展、持续变革。摘编自李国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
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
(拓跋魏)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
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制度建设”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既是按照内在逻辑自主生长的具有突出连续性的历史,又是不断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的具有突出创新性的历史。伴随着连续性而来的文化积淀为文明创新提供了厚重积累,创新产生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为文明连续提供了不竭动力。连续性和创新性互动,静水深流和波澜壮阔交织,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

——摘编自王博《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阅读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围绕“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2-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三)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家严耕望先生(1916—1996 年)在撰写《中国政治制度史纲》时列出六条写作计划,如下表所示:

序号计划内容
(1)以汉、唐两典型为中心。
(2)先秦略讲,注意政体演变与官制要点。
(3)魏晋南北朝注重于由秦汉型蜕变为隋唐典型之过程。
(4)两宋以下,不脱汉、唐两型,但亦各有特点:宋代注重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组织原则——以下层分权之方式达成上层集权之目的。
(5)明、清制度唯一特点:君主独裁专制,为本时代讲述中心,其他组织运用原则不脱汉、唐、宋之旧轨。
(6)从政事看制度,不专着眼于死的规章。
任选表中的一条写作计划,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该计划发表看法,并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计划”序号,史论结合,史实正确,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2-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C卷)试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划分。有学者认为先秦是中国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秦汉是中华文明形成时期,魏晋至明清是中华文明的巩固发展时期。有学者认为先秦是中华民族多元共生阶段,秦汉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初步形成时期,魏晋至宋元是中华民族交融时期,明清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最终形成时期。有学者认为秦汉至明中叶是佛家文化传入并与本土文化碰撞交融时期,明末清中是中华文明与异质西方文化交流过程。

——综合费孝通等学者的观点

选择上述一种历史分期,利用中国古代史知识阐述其分期依据。(要求:可以赞成、修改或另提出一个划分分期,并阐述理由,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2-04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认为贵族政治具有两面性。在西方,一方面贵族政治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另一方面,在反对和限制君主权力方面,贵族又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平民具有一致性。中国则不然,自周末贵族政治澌灭,失去限制君权的阶级,致使专制政治不断得到加强。换一个角度说,西方的平民较之中国,不仅受君主压制,复受贵族压制,其所遭受的不平等、不自由愈甚,故其反抗愈力。中国则反之,中国社会等级间有流动性,“今岁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故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不强……中西虽同为专制,但形式和程度并不相同。

——摘编自张昭军《“中国式专制”抑或“中国式民主”》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中西对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代官僚集团结构的演变

材料   如表为汉高帝至武帝时期各类官僚所占的比率(单位:%)


高帝惠吕文帝景帝武帝
军层①9681503020
军吏②0051927
法吏02212320
儒吏000011
士吏③47181913
宗亲09599

①军层即汉初军功受益阶层,主要指汉初开国勋贵及其家属。

②军吏指非汉初军功受益阶层的军事官吏。

③士吏指通过军、法、儒以外的途径出仕任官者。

——摘编自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汉代官僚集团结构的演变”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