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1 道试题
1 . 宋真宗曾言“京畿诸洲筑河堤,颇妨农业,自今发邻州卒(厢军)代之”;宋神宗时曾主张大规模裁撤募兵的王安石亦言道“供役不足……即稍费厢军,不为害也”。据此可知,厢军代役(     
A.直接导致了北宋积贫积弱现象B.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的不足
C.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大大降低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2024-02-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024-02-21更新 | 86次组卷 | 1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代官员成为内阁大学士,往往需要经过“廷推(重臣推荐)”,但亦可由皇帝特旨入阁,如果一位官员曾经在皇帝还是皇子时做过其老师,入阁可能性就会非常大。这表明(       
A.帝师位高权重参与决策B.中枢机构运作受皇权干扰
C.儒家文化影响官吏选拔D.“廷推”制度已沦为形式
4 . 清朝时,总督和巡抚二者都单独开府,有独自的奏事权,遇有大事,亦需两相会商,并联名奏请,加上他们的职掌又多重复,故职责上的摩擦在所难免。清朝统治者虽在后期作过某种调整,但其原则却始终不变。清朝地方的督抚二元化领导体制(     
A.严重影响了地方的行政效率B.导致地方势力的壮大崛起
C.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D.标志着专制集权达到顶峰
2024-02-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分裂动荡导致专制权力产生B.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C.武力夺取政权有利于国家统一D.君主专制是国家统一的决定因素
2024-02-11更新 | 363次组卷 | 184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
6 . 据《后汉书》记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中朝成为中央行政中枢B.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C.中书省总理全国的政务D.内阁是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2024-02-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今天的中国,是由历史的中国延续而来,疆域、人种、民族、文化、社会和山川风貌,都是我们祖先的遗产。独特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历史发展道路。国家治理与道路选择、文化传统都是不可分离的。我国在国家治理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1949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展现出令世人瞩目的治理能力。在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不仅始终是有为的政治家们的梦想,是国家治理的目标方向,也深深固化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突出特征。

——摘编自《学习时报》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1)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观念的思想基础。
(2)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治理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2024-02-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奇石艺术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唐代一级地方机构(道或镇)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唐后期(     

                                        唐初十道图                                                                        唐元和(806-820)方镇(道)图
A.地方机构更加完备B.政治局势明显恶化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边患危机日益严重
2024-02-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是来自某历史学者的统计。他试图以此说明魏晋时期(     
(曹)魏太仆何夔一(西)晋太傅何曾
(曹)魏豫州刺史贾速一(西)晋司空、尚书令贾充.
(曹)魏尚书卫觊一(西)晋司空、尚书令卫灌
(曹)魏司徒王昶一(西)晋司空王浑
(曹)魏尚书令裴潜一(西)晋司空裴秀
(曹)魏司徒陈矫一(西)晋大司马陈骞
(曹)魏_上党太守羊衢一(西)晋征南大将军羊祜
(曹)魏尚书仆射杜畿一(西)晋曲州刺史杜怒.
(曹)魏东郡太守王机一(西)晋御史大夫、守尚令王沈
A.士族集团勾结成风B.朝廷朋党之争严重
C.统治集团的封闭化D.地方割据势力增长
2024-02-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其呈现的特点是(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宋金
高层政区行省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州、县
A.“统县政区”相对稳定B.沿袭为主,局部变动
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D.变革为主,隔代沿袭
2024-02-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