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1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时的一种口谕或文书。《罪己诏研究》将历代罪己诏作了一个较为粗略的统计。这反映了(     
类别数量百分比
天灾15562.7%
人祸4217.0%
自省6024.3%
总数总计247次,其中10次颁布时机不具备单一性
A.皇权与相权矛盾的缓和B.君权受非制度性的限制
C.“君权神授”被彻底否定D.君主专制遭到严重削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的解释,《说文解字》释为事君也,即替为君者效命,为君主服务。换句话说,不论公卿,还是臣仆,只要为君主做事,即是官。古代实行品级、俸禄制,目的自然是使为官者随时想到食君之禄,为君效忠。考课、监察、回避、致仕等制度,虽然有管理官员制度化的一面,但也有君对臣更加严密控制的另一面。权力制约,其出发点是为了防范大臣擅权,避免皇权旁落,试图用以牵制整个官僚系统。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在设官分职的同时,又无不想方设法建立种种权力制约机制。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谢保成著《官制史话》

材料二   以下是有关尚书的史料

出处史料
《汉官答问》汉初以丞相总天下事,尚书不过少府(九卿之一)属官,治文书而已。武帝时……臣下章奏上尚书,尚书进于天子,乃下丞相。有政事,天子常与之议
《后汉书·仲长统传》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通典·取官典》(曹)魏置中书省,有监、令(中书省官职)。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
《朱子语类》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官制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从汉至唐尚书职权的演变,并谈谈你对这一演变的理解。
2024-02-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宋中央官僚机构的运行方式,由此可见,宋朝政府运作推崇宋:二府三司(     
A.强干弱枝B.崇文抑武C.内轻外重D.事权分立
4 . 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在秦汉王朝的大政决策中,主要有御前会议、宰辅会议、百官会议和中朝幕僚机关参与讨论。这一做法(     
A.有利于提高决策合理性B.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体现了行政效率的提升D.反映出行政中枢制度的调整
2024-02-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神宗年间的官制改革将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副宰相参知政事改称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两位宰相分掌出令、审核权,在决策中出现了不同的角度与立场。这种做法(     
A.恢复了唐代三省六部制B.旨在加强参知政事的行政权
C.维持了相权分散的局面D.解决了官僚机构膨胀的问题
2024-02-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秦汉时期,我国的县级政区有县、邑、道及侯国四种类型,其中“道”是设在边地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政区。汉代的道集中在西北和西部诸郡,即“有蛮夷曰道”。据此可知(     
A.中央集权制具有多民族政权的性质B.古代各级行政区域单位变更频繁
C.道作为基层政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秦汉的道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7 . 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始创侯国制度,将盘踞在长安的众多功臣分封为候,令其前往封地居住,朝廷对其严密监控,功臣逐渐淡出西汉中枢政治舞台。据此可知,西汉侯国制度的推行(     
A.旨在加强中央集权B.导致了中枢权力机构异化
C.利于规范监察机制D.加强了君主对朝政的控制
8 .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制度随着各朝代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变化,大体可分为下表中的几个阶段。其演变轨迹表明(     
时期秦汉隋和唐初唐宋元朝明清
层级郡、县二级制州、郡、县三级制道(路)、州(府)、县三级制省、路、府、州、县多级制省、府、县三级制
A.调整变化目的是强化君权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沿袭变革是其变化的主线D.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弱化
9 . 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所在。以下对于行政中枢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完善三省制——三省成为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
②建立中朝——行政中枢权力移至皇帝亲信手中
③设置三公——建立了以丞相府为首的行政中枢
④废除宰相制——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
2024-02-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在唐初划定的关内道和河南道里分别增置京畿道、都畿道,具体如下图所示。唐玄宗的这一调整旨在(     
A.加强对黄河水患的治理B.减轻监察官员的负担
C.削弱藩镇节度使的势力D.确保政治中心的安全
2024-02-0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C卷)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