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伴随着匈奴西征,日耳曼人掀起了民族大迁徙的狂潮,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入主西欧后,日耳曼族,原来简单的氏族组织因形势的需要变成国家组织。这说明日耳曼人的迁徙(     
A.促进了西欧的封建化B.摧毁了古罗马帝国的文化
C.增强了区域文化认同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2024-05-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腓力四世于1302年召开了包括高级僧侣、世俗贵族和城市富裕市民三个等级参加的三级会议。在三个等级中,特别是市民阶级积极支持国王与教皇斗争,国王在市民的支持下,终于战胜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A.议会君主制的政体正式形成B.国王、市民、贵族三者权力制衡
C.市民阶层成为重要政治力量D.社会经济中出现了新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政治上,中世纪欧洲王权支持教会的传教活动,影响教会内部事务;教会为国家提供统治人员,调解冲突的政治力量,为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法律上,国家法律保护教会利益;教会促进法律的基督教化,教会人士参与法律的制定,教会法的约束力遍及整个社会。中世纪王权与教会的这种关系(     
A.反映出教皇开始介入世俗权力B.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历史基础
C.利于维护西欧的封建统治秩序D.改变了王权受限的不利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中世纪欧洲的“臣服礼”仪式中,封臣首先宣誓: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然后,封主就将把泥土和一根树枝授予封臣,象征授予封土和封土上的森林。中世纪欧洲这种制度的特点是(       
A.只是单向权利义务B.类似于中国分封制
C.以分封的土地为纽带D.双方没有契约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根据《大宪章》第六十一条规定,英国需成立由二十五名男爵监督国王恪守《大宪章》的委员会。如果国王执意违反《大宪章》,“此二十五名男爵即可联合全国人民,共同使用权力,以一切方法向余(国王的自称)等施以抑制与压力,诸如夺取余等之城堡、土地与财产”。这一规定(     
A.彰显了等级君主制特征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思想
C.奠定了政党内阁的雏形D.贯彻了分权制衡的理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1世纪,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认为低品级的教士在神圣性上也高于皇帝,宣称教皇权威在一切事务上享有最高仲裁权和司法权。12世纪中期,教皇与王国等政权间形成法典化的新型封建关系,出现独特的教皇封君制。这表明(     
A.近代民族国家形成B.教权主导欧洲社会
C.封君封臣制度瓦解D.国王丧失世俗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英国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时,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国会成为一项稳定的制度。他们联合向国王提出请愿书,请愿书活动渐成为国会立法权的渊源,而英国国会也在14世纪下半期形成上、下院分别开会的习惯。由此可知,英国形成了(     
A.等级君主制B.立宪君主制C.贵族共和制D.议会君主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世纪,英国的议会是“一个能与王权相抗衡的机构”,而法国的三级议会则“可由国王随意召开和停开”。到17世纪末,英国议会成为权力中心,而法国专制王权达到顶峰。这说明(     
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B.英法君主执政风格迥异
C.两国议会结构不同D.历史传统影响政治体制
2022-07-18更新 | 1113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