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中世纪后期,封建贵族的骑士仍占据着军事上的垄断地位。从14世纪初开始,国王们就力图摆脱这种封建军队,建立自己的军队。他们在城市和自由农民中间,甚至于从其他国家招募步兵。这一变化(     
A.有利于君主国家的建立B.是市民阶层斗争的完全胜利
C.强调了主权国家的地位D.标志着封建贵族统治的终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西欧中世纪,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这说明封君与封臣( )
A.共同推动了经济发展B.形成了严格等级制度
C.都拥有土地的所有权D.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2023-08-09更新 | 956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北师大连山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303年10月,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命人绑架了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并公开处决了他。这个事件反映了(     
A.法国教权与王权斗争激烈B.基督教会已失去影响
C.法国封建专制王权的建立D.法国市民阶层的崛起
4 . 1066年圣诞节那天,诺曼底公爵(英格兰的威廉一世)在威斯敏斯教堂被拥戴为王,由约克大主教埃尔德雷德为威廉按旧制涂油加冕。这一现象表明(     
A.王权与教权联系紧密B.英国形成了民族国家
C.教会的精神统治加强D.教会控制着世俗政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之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盛行封君封臣制度。这种制度(     
A.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初期B.旨在顺应与西亚大国争霸需要
C.为城市市民赢得了自治权D.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6 . 1302年5月10日,法王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征税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生冲突,为了寻求援助,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①确立起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②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③国王和三级会议实现相互制衡   ④标志着议会君主制确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古初期,西欧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封建君主、封建诸侯和教会贵族三种政治势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君主贵为一国之君,但实际上权力非常有限,只能在自己的直属领地里享有行政、征税、组建军队、发行货币等权力,不能干涉各封建诸侯、教会主教等的领地内事务。各封建诸侯虽然名义上要服从君主,向君主效忠,为君主服骑兵役,但在自己的领地里则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拥有行政、司法、财政等各方面的权力……各地教会、修道院虽是宗教机构,但也拥有大量的土地,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则拥有领地上的各种权カ,且他们无须向君主效忠,要效忠的是罗马教皇。

材料二 进入中古后期,在等级君主制政体内,作为劳动者阶层的第三等级一一市民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政治的殿堂,成为与封建诸侯、教会贵族有同等发言权的政治势カ之一。而国王明显地凌驾于这三种政治势力之上,是政府的最后决策者。等级君主制实际上是国王与救会贵族、封建诸侯和市民三个等级势力的联合专政,国王通过议会与三个等级势力的代表沟通,求得多数人的支持,而三个等级势力的代表也利用议会来维护各自集团的利益。有一个多等级的代表参加的议会(或国会)是等级君主制政治的重要标志,所以也称议会君主制政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文滨《中世纪西欧多元政治的形成及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初期西欧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后期西欧政治制度的变化并分析成因。
8 . 下列各项不符合英国议会君主制时期实际的是
A.议会成为国王与贵族、骑士、市民共商国是的平台
B.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
C.议会则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021-11-24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世纪”一词,最初出现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专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之间那段时间。……西方学者研究中世纪史历来以西欧为对象,不包括东欧的拜占庭和俄国,更不包括阿拉伯及其以东地区,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中世纪史。他们往往贬低中世纪的意义,有的甚至认为那是一个黑暗时代,没有多少成就可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论国家》等著作中也使用“中世纪”一词,但赋予了它新的科学内容——专指封建社会。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反对把中世纪仅仅看成是黑暗时代或野蛮时代的非历史观点,指出它的巨大进步。事实也是如此,封建社会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方面比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进了一大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中世纪”的史学观点。(可整体评述也可评述任意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T-0”地图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常见的一种地图范式,表达了中世纪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下图是由德国牧师于1581年基于“T-O”地图神学的精神内核的抽象世界地图,以耶路撒冷为世界中心,将亚非欧三洲分别置于三个方向围绕耶路撒冷。这反映了
A.基督教神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B.地图成为教会思想控制的工具
C.欧洲制图学有神权统治的烙印D.基都教会垄断历史地理学研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