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生长的空间,通过加强地方党组织和新型革命军队建设有效嵌入基层社会动员群众,通过创建和领导苏维埃政权,重构了以基层政权为核心、群团组织和群众武装构成的新的组织体系,开创了以群众有组织的政治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基层社会运行机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领域建设党组织,建设民主政权,改造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各类群团组织,建设国营企业,合理设置机关事业单位,建设各种形式的群众组织、合作互助组织,把全体人民都组织到单位中来。

——摘编自刘一博《改造基层:中国共产党苏区执政的路径与成就》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9年1月17日至2月4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第一届参议会。到会的参议员有145人,共中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和无党派人士;有工农、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有商人、地主、富农的代表。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期间,边区参议会参议员、边区政府副主席、无党派人士李鼎铭等11人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提案,得到参议会表决通过。1943年1月29日,西北局召集政府和参议会常驻议员中的党外人士举行座谈会,向他们通报了西北局高干会的情况,并听取他们的批评与意见。《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明文规定:人民有用任何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的权利。在各级参议会开会的时候,人民大胆地批评政府,积极提出意见。

——摘编自薛锋、贾民伟《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的人民性论析》

材料二   1948年上半年,各民主党派一致要求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内战,赞成、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8年5月1日,毛泽东致函李济深、沈钧儒:在当前的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批准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共同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并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至此,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就筹备召开新政协的有关事项取得一致意见,并成为新政协筹备与召开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崔利宏、樊祎冰《西柏坡时期协商民主实践及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协商民主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化道路的认识。
3 . 1937年8月25日,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决定把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一段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     
A.消灭不了农村封建土地占有关系B.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结果
C.得到了国民党政权的理解和支持D.是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
2024-05-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监察对象是各级官吏。谏官虽责在“匡正君主”,但谏诤的前提是不触动皇权。在监察过程中,从纠参到议复,从核实到复劾都必须请旨进行。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直接对皇帝负责。汉魏选用御史通过严格的察举考试,唐宋明清,一般选用进士出身者为御史。统治者还颁布了不同类型的监察法规,以规范监察机关的活动。历代监察官员的地位十分微妙,秩卑权重,奉旨巡按,气派“威震州县”。

——摘编自何成刚主编《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丛书》

材料二   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体制基本是仿照苏联模式的,苏联的监察模式为根据地苏维埃政府直接提供了制度样本和制度借鉴。1931年5月,中国共产党率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立工农监察委员会和工农监察院。其职责是“专一来和一切苏维埃机关中的官僚腐化倾向作斗争的……公布给工农大众知道,同时拟定惩戒办法,交政府采取执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形成了以工农检察委员会为主,同时又包括控告局、突击队、工农通讯员等在内的监察体系,建立起具有苏区革命实践特色的行政监察制度。

——摘编自舒绍福、李婷《从党内监察到国家监察:建党以来监察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监察相比,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监察体制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监察制度建设的意义。
2024-05-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八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1937年11月陕甘宁边区的乡、区、县普选中,有70%的选民参加了选举。晋察冀边区在1940年大选时,参选乡民的比例在70%以上,中心地区的平山、灵寿等县达90%以上。上述数据可用来说明(     
A.统一战线阶级基础扩大B.工农民主政权得到了巩固
C.基层自治体制趋于完善D.根据地动员能力日益增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李熠《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

从图中任选两个时间点,指出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历史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对该时期中国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间点,正确写出历史时期,阐释的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7 . 根据国共协议,陕甘宁边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此设立了政权机构,进行了有效治理。国民党却坚持由他们来任命边区的地方领导人,这导致边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两个政府专员、两个县长、两个县保安队的“双重政权”局面。该局面(     
A.利于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C.反映了国共矛盾的日益激化D.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
2024-04-10更新 | 24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四)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对边区各级干部的培养,为此党中央作出一系列指示和决定,如1943年《关于征调敌后大批干部来陕甘宁边区保留培养的决定》,要求晋察冀和太行分局抽调优秀干部来延安学习。并创立了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马列学院等干部培训学校,竭力培养干部。同时,为全面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先后制定与实施了干部考核条例,着重考察干部的政治原则性、工作积极性、业务熟练性、作风民主性和学习先进性等,这些严格的标准有效控制了干部队伍的规模。边区先后四届政府,均基本保证任命行政干部在千人左右。此外,这些条例和法规要求对干部进行平时考核、临时考核和固定考核。边区政府还对各级干部队伍实行每年两次定期鉴定。针对考核和鉴定情况,政府确立了一套干部奖惩依据的具体办法,并广泛听取本机关和群众意见,对奖惩审批持审慎态度。同时,党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奖惩为辅的原则。对此,毛泽东深刻指出:“奖励模范,不使积极分子沉没于一般群众中,是提高全部工作和全体人员的最好办法。”

——摘编自闫世桓《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7月,《中共浙江第一次代表大会妇女工作问题讨论结论》提出了充实与健全省县妇女会的办法:“加紧上层妇女的活动,争取小姐太太、乡保甲长太太到妇女会来,推动和帮助她们工作,并要从工作中表现出优良的成绩,争取党政军及上层分子的同情和信任。”上层女性在社会中的影响大,思想比较开明,能够争取她们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婚姻自由政策的推行可以起到带动作用,也能够使一个地区的妇女工作打开局面。1943年,华中根据地尊重习俗的客观存在,一方面改造婚姻陋俗,一方面使革命政策尽量与传统习俗相适应,利用民间的旧传统旧风俗,以减少阻力。“在婚姻问题方面,江苏各抗日根据地在自己的施政纲领中明确规定:主张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不许蓄婢、纳妾等主张。对江苏农村中存在的包办买卖婚姻和各种不合理的婚姻现象,如纳妾、童养媳、抢亲、干涉寡妇再婚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说理斗争和制定了一些保护措施。”华中抗日根据地很多基层干部都是富裕家庭出身,在妇运工作中也注重走上层与下层结合的路线,减少了阻力。

——摘编自吴云峰《冲突与调适——华中根据地婚姻习俗变革中的国家与乡村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中根据地婚姻习俗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中根据地婚姻习俗变革的影响。
2024-04-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省级联测考试(四)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1943年1月晋察冀边区群众投票选出的女议员合影照。这反映了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扩大B.革命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地位提高
C.边区政府重视民主政治建设D.妇女彻底摆脱了封建伦理的羁绊
2024-03-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