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减租运动”,在1945年冬到1946年春,各解放区基本上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这一做法意在(     
A.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B.为解放战争进行充分准备
C.贯彻和平建国的方针D.指导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2024-05-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规定(     
A.贯彻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原则B.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2024-04-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建立了从边区到乡村上下贯通的民主化政权体系,把乡村成功整合进新的社会架构中,使原本无人问津之地引来众多关注并焕发出勃勃生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
A.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干部B.积累了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
C.巩固和发展了革命统一战线D.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024-04-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民党统治的农村鸦片泛滥,封建迷信盛行。农民受到保甲制度的控制,承受着沉重的地租和赋税。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强调“乡的中心在村,所以村的组织与领导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此后,各根据地的乡村基层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乡村的政权均采用直接选举制度,妇女也有选举权。在此之前,农村成立了贫农会、互助社、少先队、儿童团等组织,但这些组织大多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力量单薄。乡村政权建立后,这些民众团体得到了整合与加强。与此同时,乡村党支部在健全制度、整顿作风、干部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效。

在乡村政权的组织和发动下,许多农民积极分子加入红军、游击队、赤卫队。与此同时,乡村政权还组织了兴修水利的工作,并帮助农民建立互助社、共济社等组织,解决了农民生产与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乡村小学纷纷成立,苏区的儿童入学率大大超过了国民党统治区。鸦片种植与吸食的现象大大减少,许多农民以前供奉家神,“现在换成了马克思及革命先烈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
2024-04-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3年12月12日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苏维埃暂行组织法(草案)》规定,乡苏维埃全体代表会议每10天由主席召集一次,会议必要时应移到与讨论问题有关系的村去开,乡苏维埃政府须每两个月召集选民开会,作工作报告一次。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贯彻革命统一战线方针B.着力建设工农民主政权
C.践行民主革命最高纲领D.推进土地改革运动开展
2024-02-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区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1931年湘赣苏区县委一级干部成分柱状图,据此可知当时苏区(     
A.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较低B.初具人民革命政权的性质
C.实行“三三制”的选举原则D.充分调动民众抗日积极性
2024-02-02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细则》,居住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领土内的居民,凡年满16岁,不分男女、宗教、民族的区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体规定如表所示

有选举和被选举权者
(符合一项即可)
没有选举和被选举权者
(符合一项即无)
一、工农商及其他企业机关和组织的雇倜者、独立劳动者和一切不剩削他人的劳动者及他们的家属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海军、陆军、空军中服役的军人三,以上两种人民中现时不能工作或失业的人
一、剥朗他人的劳动力者(包括富农在内)二,靠土地、资本的盈利为生,而自己不劳动者三,商人资本家的代理人,中间人及买办
四、各种宗教的传教士,牧师,僧侣、道士,地理阴阳先生及一切以传教为职业的人
五、国民党及其他反动致府下的警察.侦探、宪兵、官僚.军阀及参加反对工农利益的反动派
六,神经病患者及经法庭判决有罪,而在犯罪期间者

——摘编自张秀芬、徐秀春、陈安丽《中国共产党建政史》

材料二   第四条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十六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五条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一、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

二、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者。

三、犯神经病者。

四、(一)项人的家属。但其家属如系革命者不在此列。

——摘编自《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细则》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两者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对廉政教化十分重视,儒家倡导“为政以德,以廉为本”,法家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秦时规定“凡为吏之道,必清洁正直”。宋朝吕本中撰写《官箴》,强调为官之法唯有清、慎、勤。二十四史中的《良吏传》《循吏传》《良能传》记述了许多良吏。中国古代的政治家们早就领悟到依靠法制遏制、处置腐败的重要性。如《大明律》规定,凡是发现官吏贪赃害民,百姓可以直接将其擒拿送至京师,若是有敢阻挡者,即行灭家灭族,这对官员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在防治腐败的制度中,最有意义的就是建立监察机构,西周时期就有御史执王宫例禁,纠察官吏风纪。清朝还以皇帝的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台规》。

——摘编自卢朝阳《中国古代的廉政建设》

材料二   中央苏区建立之后,个别干部受到官僚主义和剥削阶级思想影响,存在贪污浪费行为。1931年,共产国际致电中共,建议成立监察委员会,“同混入党内的贪污分子……作斗争”。中共中央遂在党内设立监察委员会,在政府层面设立工农检察部,同时在基层设工农通讯员及群众法庭,鼓励群众检举并揭发腐败现象。为防止贪污及挪用公款,中央苏区还制定了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及审计制度。《红色中华》《红星》等党政报刊辟有专栏,专门报道腐败现象及不良行为。在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中,一批腐败分子受到严惩。各级党政干部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廉洁奉公,生活上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与拥护。到1932年年底,政府的行政经费和伙食费支出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节余的资金全部用于支援前线战争。

——摘编自李悦《中央苏区时期廉政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智慧,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谈中国古代与中央苏区时期的廉政建设的历史启示。
9 .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调整了放款政策,强调边区生产建设放款的重点应当放到私人经济上,公营经济则次之,如边区银行绥德分行以30万元资金投放于民间纺织业,并为永昌公司投资200万元。这反映了(       
A.边区政府对纺织业进行统制B.中共放弃了支持公营经济
C.中共意在缓解民族工业困境D.新民主主义政策得到落实
2024-01-30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七)文科综合试题
10 .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这一规定(     
A.改变了国统区固有的政治体制B.表明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
C.推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D.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2024-01-2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