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4年,乡选运动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全面展开。根据地民众积极参选,组织乡政府,代替保甲制。在淮北地区选举产生的198名正副乡长中,中农有100人,贫雇农88人,富农只有10人;在苏中区台北县的祥丰等5个乡45名乡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27名,中间进步人士9名,国民党员9名。乡选运动的开展(     
A.巩固了工农民主政权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加强了党的群众基础D.扩大了农村基层自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1947年11月晋察冀边区十九个县民众参加贫民团的情况。由此推知(       
村数男贫民团员数女贫民团员数女团员占百分比
360627664327790250.1%
A.解放区实现了男女平等B.土地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C.人民民主政权广泛建立D.女性积极参与社会变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选官以法律形式规定:“凡为吏之道,必清洁正直”;汉代察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科即为“孝廉科”;自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中也有“孝悌廉让”一科,录用的官吏讲求“清廉守节”。从秦到清,历代政府在考核官吏时都会把清廉与否作为考核原则之一、清廉者重赐嘉奖,贪赃枉法者则严惩不贷。历代还推行御史制度,对中央和各级官吏实施监督,弹劾国家机关中官吏违犯朝廷纲纪法度的行为。历朝历代都制定了严厉的法律惩罚贪官污吏,其中明代最严重的刑罚——剥皮实草就是用来对付贪官的。同时,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非常重视官吏的待遇,认为优厚的俸禄可以使官吏廉洁奉公。

——摘编自韩兆坤《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

材料二   1937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四条“改革政治机构”提出“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同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条例草案,厉行廉洁政治、建立廉洁政府,严惩贪污腐化。1941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开宗明义提出“厉行廉洁政治”“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全民族抗战时期廉政、守纪的楷模与典范。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百年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建设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廉政建设的背景。
2024-05-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一)历史试卷
4 . 根据国共协议,陕甘宁边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此设立了政权机构,进行了有效治理。国民党却坚持由他们来任命边区的地方领导人,这导致边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两个政府专员、两个县长、两个县保安队的“双重政权”局面。该局面(     
A.利于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C.反映了国共矛盾的日益激化D.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
2024-04-10更新 | 246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辽宁卷01)(16+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政治理念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是特定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在传统中国政治理念中,君主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作为国家和君主的附庸和臣属。主权在民理念不但明确了国家主权的归属,同时也为近代中国实行议会民主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来源,分权制衡理念进一步对国家权力的功能性划分。近代知识分子阐发和论证了法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设立主权机关——国会为法治国家的基础。政治理念的变迁否定了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精神,代之以近代议会民主的政治理念,重新打造的文化,为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变迁提供了理论前提和先导,为近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列宁在评价中国辛亥革命时写道:“如果没有群众革命情绪的蓬勃高涨,中国民主派不可能推翻中国的旧制度……”确实,对于推翻清王朝和改朝换代上,当时的民众是具有许多共识的。戊戌变法以来的三次政治变革,由于缺少强有力的政治集团来保障变革事业的进行,缺少具有卓越胆识的领导人物,最后都归于失败……现代中国在推进各项变革过程中,特别是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需要客观考量本国国情和现实,使改革既不畏首不前,也不积极冒进。

——摘编自张睿丽《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政治理念的变迁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给你的启示。
2024-03-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秧歌是一种源于农事活动的民间舞蹈形式。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创造出具有革命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解放战争时期,跳秧歌成为“胜利”“解放”的象征。由此可见,新秧歌(     
A.顺应了革命时期的艺术追求B.完成了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
C.适应了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D.体现了工农大众的领导地位
2024-02-28更新 | 235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创办各种合作社及银行缺乏必要的资金,因而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来筹集资金,有各种合作社股票、银行类股票和商业性企业股票。股票以小面额为主,一般为0.5元或1元,认购的股金可以分期缴纳,群众还可以将实物折款认购股票,适应了根据地民众购买能力和特点。各级政府积极宣传,采用革命竞赛的办法动员群众入股。股票都有固定的红利,而且可以申请退股,带有明显的债券性特征。为防止出现被操控的现象,持股数量有严格限制,股票严禁充当现金流通。根据地军民并不是把股票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甚至在购买股票后,又全部将股票退还苏维埃政府,无偿捐献。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股票应用于根据地在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摘编自万立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股票发行的探索》


(1)根据材料,概括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地股票发行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地股票发行的意义。
8 . 下图是1944年《解放日报》刊登的木制画《马锡五调解婚姻纠纷案》。陕甘宁边区某庭长马锡五深入群众、多方调解、当庭宣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这一审判方式(     

①说明人民对边区政府的信任②推动了边区婚姻制度根本变革
③体现了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民主性④促进新民主主义司法制度完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1-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古雅典就逐步确立和实施了奴隶制民主共和政体。其监察体制可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民众大会(公民大会),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力机构,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认为其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民自由等行为,就可以提交民众大会全体举行表决,如多数通过,则对其实行放逐。二是500人会议,在没有召开民众大会期间,500人会议承担着对国库、国家印玺和政府官员进行监察的职责,同时也负责监督民众大会通过的各项法律的准确执行。三是陪审法庭,其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实行监督。

——摘编自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套立体监察机制,主要包括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公民大会选举产生的区、村镇监察委员会的监督、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区、村镇监察委员会职责是监察区、村镇的财政,向区、村镇居民纠举行政官员的违法渎职行为,区、村镇民大会可依法罢免渎职官员。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由各级参议会对各级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参议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依法享有选举、罢免政府主席、副主席、政府委员及高级法院院长,监察弹劾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公务人员,制定法规等职权。群众监督,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主要通过批评、建议、控告等方式进行。为了发挥广大民众的监督作用,还成立了乡村民代会负责选举、罢免区长、弹劾行政人员、审查区公所开支和督促检查区所对区民代表会议之执行事项。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雅典相较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监察机制的特点并简析其建设的意义。
10 . 下图为1940年创作的套色木刻《代耕队帮助抗属春耕》。画面前方是一位边区抗日军人家属站在自家门口,与前来帮助她家春耕的根据地代耕队队员亲切交谈。此木刻(     

《代耕队帮助抗属春耕》
A.体现了土地改革卓有成效B.反映了抗日政权的人民性
C.表明军民联合抗日的决心D.展现边区政府的革命动员
2023-12-22更新 | 59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