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初,为预防人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热痉挛,我国从苏联引进了功能性饮料——盐汽水。尽管利润低于甜汽水,政府还是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厂家也将盐汽水的生产置于首要位置,一些高温工矿企业还自行建立了盐汽水生产车间。上述现象(       
A.反映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B.受制于重工业落后的现状
C.体现了“一边倒”政策的影响D.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治国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09 年,国务院公布的《政府参事工作条例》规定,参事主要从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中聘任,有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等职责。2011 年,广东发布该条例的实施细则,其中要求“参事在省内选聘,也可在港澳台地区选聘”。这些做法(     
A.推动了粤港澳的一体化B.促进了地方权力的制衡
C.提高了民主党派的地位D.反映了协商民主的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地方税粮因转输艰难、灾伤薄收等多逋欠,军饷常出现数月无支的情形。于是,明代组建了中央催办机构和地方催办机构:中央层面,皇帝对全国政务有最高催办权,内阁拟定催办建议;地方层面,设置巡抚、巡按督察参罚官员,沟通上下,府、州、县执行具体催办事务。上催下在于执行,下催上在于处理、决断,同级催同级在于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大明律》对文书运转、稽程有如下规定:“凡官文书稽程者,一日,吏典笞一十,三日加一等,罪止笞四十。”张居正根据政治事务、经济政策执行等弊病,请求予以改革,“月有考,岁有稽,不惟使声必中实,事可责成,即建言立法者,亦虑其终之罔效,不敢不慎其始矣。致治之要,无踰于此”。然而,上级催办之令急迫、需索繁多、差官云集,催办期限不合理,官员因己私以催办为名行利已之事,朝廷宽恤诏令已下而有司视为不见仍行催促,还有因催办而起官民冲突,或民穷盗起。

——摘编自黄梦巧《明代政务催办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工作催办制度不断推进。对领导批示要求检查的某些问题的查处解决情况搞跟踪督查催办,称之为“专项查办”,其范围不只限于人民来信反映的行政不作为问题,大量的属于事情重大、性质严重、久拖不决或无人过问的问题。“走下去”即深入部门或基层亲身调查、督查催办是适应此类重大事项的最佳模式。其中,人民来信、上访等成为重要的政务反馈渠道。“文件催办”是机关公文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适时加以跟踪督查催办,以使承办部门在要求时间内把公文或公事办完,主要包括上级对下级机关、平级机关之间、下属送上级机关等多范畴。

——摘编自河北政报《浅谈政府办公厅(室)的督查催办工作》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政务催办的特点,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明代政务催办,改革开放时期政府工作催办制度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政务催办的认识。
2024-03-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六)历史试题
4 .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的诞生”建立的是什么性质的政权?该政权的建立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怎样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
2023-12-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的不同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以上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8世纪后期欧美国家的历史文献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前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什么政治文献?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两个国家各自政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政体的确立对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的制度框架”包括哪些政治制度?
(3)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古今中外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给我们那些启示?
2023-12-13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东南协作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宪政体制,即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与国家生活融为一体,支配着政治权力形成和行使的过程,规范社会各个领域全过程的政治体制。构成宪法的各个部分以其不同的形式规范社会共同体的价值、人权的基本要求、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权力机关构成方式及其运行机制。宪法在社会政治现实中配置政治权力,影响和决定着政党政治的运行方式和机制。在宪法规定的各项内容中,同样的国体,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不同,其政权组织方式不同,由政党组织政府、执掌政权的方式和途径也各不相同。

——摘编自周淑真《宪政体制与政党政治的关系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防止袁世凯独裁,孙中山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从而削减总统的权力。为了给袁世凯做一个民主示范,191241日,孙中山亲自去临时参议院,宣布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一职。此后,为了实现来之不易的民主和共和,孙中山苦心孤诣,协助袁世凯依民主程序选任、就职、组织内阁,尤其重视向国民宣誓一事。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制转向民主制的开始,也是蹒跚起步的阶段,我们不能求全贵备,毕竟这是中华民族的新的开篇。

——摘编自唐文立《风雨晚清:一个民族的百年涅粲》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是指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生发的有关政治社会领域平等、自由、权利、正义、公平等的认识理念、思考和诠释的总和。毛泽东民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毛泽东大民主的政治实践,不仅意味着极端民主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而且隐含着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久性。

——摘编自刘建武《毛泽东研究报告(201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则,并说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制转向民主制的开始”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指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2019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国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 2000年,民政部出台政策推进城市社区建设,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了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这反映了(       
A.居委会职能的扩大B.社区管理成为主流
C.协商式民主的发展D.基层治理能力提高
2023-11-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所示为1953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选举大会的情况。这可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     
   
A.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B.社会主义法制的确立
C.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D.政治协商制度的贯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