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中央巡视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皇帝为特定目的派出使者巡视地方并向皇帝汇报。汉武帝时诏曰:“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详问隐处亡位及冤失职、奸猾为害、野荒治苛者,举奏。”

——摘编自张国芝《汉代巡视制度研究》

材料二   明代御史巡按制度经历了一个草创、发展完善和逐步败坏的过程。洪武朝是巡按制度的草创阶段,七品御史巡按可纠劾地方任何官员,这种以卑临尊的特殊体制较好地完成了监察使命。永乐朝开始巡按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约从弘治以后,御史巡按制度发生了变化,其基本趋势是巡按御史的权力越来越大,除独专出巡、举劾事之外,又攫取了不少行政、军事大权。明朝统治者总是不断削减地方官的权力,而派朝官去控制他们,监察官日趋行政化。巡按“事在承上而不在恤下”,仅凭独专举劾就足以使地方官匍匐其脚下,以致巡按实际上取代了按察司。明代统治者对巡按侵权既没有相应办法防范于前,更没有得力措施制约于后,巡按御史的腐败几乎无法避免。

——摘编自王世华《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

材料三   国民政府的监察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体制,中央设监察院,组织机构健全,有完备的法律法规,而地方的机构只有监察使署,全国只有十几个监察使署,平均每省都不到一个,基层根本没有监察机构。监察使署人数少,权力小,仅作为监察院的派出机构,其主要职责一方面是在地方巡回监察,随时向监察院报告;另一方面行使弹劾纠举、建议等职权。由于地方缺乏有力的监察机制,地方政府和地方势力强大,监察使无力与之抗衡,或只能敷衍了事,或为地方势力所拉拢,内外勾结,逃避监督。

——摘编自陈红民等《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

材料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党内巡视重新被提出来。1990年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中共中央以及省一级党的委员会,可以向所辖地区、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中央纪委全会正式提出巡视制度,由中共中央选派部级干部开展巡视,并将情况直接报告中央纪委,及时报告党中央。2001年中共中央要求要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巡视制度,加强对巡视工作的制度规范。2007年中共十七大首次在党的根本大法中明确提出巡视制度。20097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并于11月成立中央巡视组,取代之前成立的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表明派出巡视组的主体不是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而是中共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增强了巡视组的权威性,推动了巡视工作的发展。

——摘编自邢浩《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巡视使者的具体职责。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御史巡按的职权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国民政府监察机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巡视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23-12-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按才能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秦统一后,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将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说明
A.君主专制加强成为历史趋势
B.出现贵族政治不断向官僚政治转化趋势
C.官员选拔制度始终重视才能
D.用人特点体现统治者对基层治理的重视
3 . 阳嘉新制是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对孝廉察举制度进行的改革,核心政策有二:一是设定年龄限制,察举对象一般要年满四十,如确实“有茂才异行”,也可破格察举。二是建立考试制度,即儒生察举要考试经学,文吏则考试奏章律令方面的技能。据此推断,阳嘉新制(     
A.改变了人才举荐的原定标准B.有利于年少人才的选拔录用
C.解决了察举制度的固有弊端D.蕴含着古代选官的变化趋势
4 . 曹魏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孙吴也创立了类似中正的“公平”之官,由朝廷委任,负责评定当地人士。两个分立的政权先后采取了大致相同的选举制度,这说明(     
A.大一统的趋势已经形成B.九品中正制的诞生有其必然性
C.民族交融现象十分明显D.人口迁移带来政治制度的认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汉顺帝临时抽调八位“风俗使”“分行天下”,对“刺史、二千石有赃罪显明者”,要求通过驿马立即上报,直达皇帝,取旨处理,县令以下则就地“收举”。据此,“风俗使”在当时(     
A.保证了监察的规范有效B.拓宽了对地方监察的渠道
C.缩小了基层治理的权限D.体现了法律儒家化的趋势
6 . 汉代选拔人才,以荐举制取代世袭制,以察举、征辟诠选制度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把选才权收归朝廷,把人才分为九等,选才标准规范、缜密,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知,汉到魏晋时期人才选拔的趋势是(        
A.更趋向于公平公正B.更趋向于选拔权的归属
C.更趋向于重视血统D.更趋向于才学和能力

7 . 材料一:中国先秦至明清选官制度

时期选官制度
先秦世卿世禄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材料二:科举选才与此前的察举制等选官制度最大的不同,就是朝廷开科考试、士子自由报考、主要按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特别是其通过日益完备的制度建设及切实执行,淡化了血缘和裤带关系等的影响,保证了选才客观公正的实现。……因这些功名都是通过考试获得的,这就显著提高了其初次选官的公平度,从而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可,由此提升了政府机构的代表性和公信度。

明宣宗开始实行各直省乡试按定额录取、会试分卷区按比例录取制度;清代又进而实行乡、会试皆按直省定额录取制度。而无论乡试解额,还是会试定额,都体现了对边远落后地区的照顾。清政府在治理边远土司地区的过程中,也推行了科举制。由此保证了对边远落后地区人才的选拔、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通过不断将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吸纳进官僚队伍,显著提升和加强边远落后地区对中央的向心力,有利于巩固和促进统一。

为提高考生的儒学素养,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对科举进行改革,变诗赋取士为经义、论、策取士,尽管此后仍有一定反复,但至元代,以经义、论、策取士就完全定型了。这不仅对培养和选拔“经世致用”的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儒家文化传播与普及具有重要意义。科举制以考试内容为导向,把以儒学为主的主流文化持续不断地输送和普及到全国各地,促进了边疆和僻远地区的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增强了文化认同。

——郭培贵《科举制及古代国家治理之启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从选官的标准和方式两个角度概括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2)据材料及所学,试从国家治理角度分析科举制对古代社会的意义。
2023-11-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

制度

简介

选举制

在原始民主发展阶段,主要选举部落联盟领导人。商朝时是地方基层官员的一种选任方式;西周则“士、中士、下士、府、史、胥、徒,取诸乡贤与能,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春秋战国时期,荐举选官日益普遍,大批贤能之士通过荐举步入仕途,取得高位

学仕制

即由学入仕。夏商周三代,无论是卿大夫以上世袭的官员和从士中选拔的官吏,都需要通过学校进行培养

世官制

即古代贵族世代承袭官职的制度,主要存在于夏商西周到春秋初期

军功制

是春秋战国时期按照作战功劳大小赏给爵位和官职的制度。盛行于魏、韩、楚、赵、燕、齐、秦等国,而以秦最为发达

客卿制

指在一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人,被以客礼相待,以客的身份入仕。“客卿”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战国,其中燕、齐、赵、韩、秦等国均有客卿,秦国最为活跃。与客卿制密切相关的是养士制,由政府或执政的高官豢养一批具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士人,作为人才储备,为己所用

——摘编自齐秀生《先秦官吏选拔制度述略》

材料二   两汉实行察举制,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的科目;中央和地方官吏按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或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宰相、九卿等策试,最后根据对策成绩授官。魏晋时期,为了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即在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其本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地方士人,评列为九品,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该制除考察士人的经学、德行、乡间清议外,还增加了家世、实才等内容。隋唐时期,废九品中正制而行科举制,即官府定期举行考试,通过明经、进士等科考查学子经义、时务策和诗赋等,并根据考试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该制度下,不问出身,学子均可参加官府的逐级考试。

——摘编自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变化浅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先秦时期选官制度发展的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并分析隋唐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2023-10-16更新 | 3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魏书》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因为曾经任中正时收受贿赂而被免官;同时期的并州中正房坚举荐自己的儿子为官。类似现象揭示了(       
A.政治资源的垄断性趋势B.政府严守法律公正执法
C.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原因D.政局动荡败坏社会风气
2023-09-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财政监督制度】

材料一   《周礼·天官》所记载的“宰夫”和“司会”有财政监督的权力,而且有一定的分工:“宰夫”重在审查各级官署财用出入的合法性,“司会”则要把官府的收支和它完成的事功联系起来进行考核。《礼记·王制》中提出“量入以为出”,对财政收支实行预算控制。《周礼》中规定:财赋的出入必须经过几个人的审核,内外互相考核,出入互相考核。战国李悝《盗法·杂法》中规定:遗失记载官物的帐薄以致财物数量有错误的,要按不揭发盗窃论罪。

材料二   秦代已有相当严密的财政监督制度。会计记录不正确,对财物保管不认真均会受到惩罚。此外还注重对新旧官吏交接的监督。西汉对于财政收支的具体监督,既加强对上计簿的审查,还大力严惩贪污舞弊和贿赂行为。隋朝以前有财政监督的制度,却没有专管机构。隋唐时刑部下专设比部,“职掌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通欠之物及京师仓库,三月一比”。北宋对于各级官署支用的财物要进行事前的和事后的审计,到南宋初设审计院。明、清以户部所属的“清吏司”来执行财政监督。十三个清吏司根据各省一年一报的文册进行审查核销。清前期大体延袭明制,均按监督的对象,作具体的分工。

——以上均摘编自赵友良《我国历代财政监督(审计)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一,列举我国财政监督早期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财政监督的演进趋势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