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年底,诺斯科特和屈维廉向英国政府提出了一份关于建立英国文官考试了制度的报告——《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报告分析了当时英国选官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以下对策:其一,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其二,定期考核,政绩赏罚。高级文官要提升职位需要根据年终的考核报告判定,低级文官的提升标准则是根据年资为判定依据;其三,分工明确,保证效率。将政务分成机械工作(例行工作)和智力工作两大类别,机械工作(例行工作)指的是办公室性质的工作,录用的学历标准为中学文化水平,智力工作录用的标准是大学文化水平。无论是哪种工作,都必须参加文官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其四,文官常任,与政党无关。文官任期较长,而且不随着内阁的更迭而更换,保持政治上的中立;最后,统一管理,互相转调,文官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人员可以互相提升和转调,实现对文官全体人员的统一管理制度。

——摘编自李星辰《十九世纪以来英国文官制度的演进及特征》

材料二   1905年,孙中山说:“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试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但是考选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了独立机关才得妥当。”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诺斯科特-屈维廉报查》的出台背景及其主张的文官号试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孙中山与诺斯科特、屈维廉所主张的选官制度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国家的全部历史表明,资产阶级立宪国家的历史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更换部长的意义极小,因为实际管理工作掌握在一支庞大的官吏队伍手中。”文官制度“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这表明,西方国家实行的文官制度(     
A.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B.推动国家管理职能转型
C.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D.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2023-02-19更新 | 412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英国,常务次官是各部的永久性的常务副部长,不受政府更替的影响,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总是对常务次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情。”这一传统
A.践行了三权分立的思想B.表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体现文官系统的独立性D.带有浓厚民主共和色彩
2021-01-01更新 | 1623次组卷 | 4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东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