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教材P45“史料阅读”,思考:法家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谁的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为什么?
2021-09-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选择性必修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不同的法律概念是古代罗马文明与古代中华文明的一大分歧。一般来说,罗马人尊崇法律,他们的颂词多以自己的法治为荣。中国的法家也崇尚法律、法治,不过法家的概念在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备受压制。儒家视法不外刑,与战争一样,同是世上无可奈何之"不祥之器"。《汉书》晋书》把刑、战归纳到同一卷中。

公元前451年,阶层斗争剧烈期间,罗马公民普遍庆祝颁布《十二铜表法》,视它为国家的伟大创建。古代史笔称誉它是平民的胜利,现代史学家认为贵族能明智自制,它亦功不可没。法律有强制性,但规约在什么情形下施什么刑赏,教人们知道要为自己行动的后果负责。总的来说,罗马人认为法律公布明确规例以指导行为,让公民们能理智地权衡得失。

——摘编自欧阳莹之《龙与鹰的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孟治国理念的特征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罗马和汉代以后的中国对法治的不同态度,并指出古代罗马颁布成文法的意义。
2021-05-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淮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与周代相比,春秋时期“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统治者从对天的崇拜中脱离出来。《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又《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言“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表明
A.统治阶层对社会治理持理性态度B.民的尊崇与鬼神的崇拜互相交织
C.民的地位与鬼神的地位分庭抗礼D.鬼神成为了国运衰落的罪魁祸首
2021-05-09更新 | 866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