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材料一:清政府将代表内地经制州县基层组织的保甲、汛塘等移植至改流后的地区,并且设立国家军队,施行儒家教化,责令习读《圣谕广训》等儒家经典书籍,逐步培养他们的忠君观念和君臣尊卑思想,以实现王朝国家权力所不及地区与内地早日实现一体化。随着改土归流的推进并派驻内地流官对基层深入治理,加之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与内地治理模式差异较大,或因地方势力过于强大,清政府通常做法是“土流参治”,虽以流官治理为主,但也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长久以来生产生活所延续下来的行为方式,甚至会吸纳当地曾经的土司头人协同治理。

——摘编自聂迅《清代土司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重构:以改土归流地区为中心》

材料二: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都铎王朝时期,地方自治……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1835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的发展及其理论渊源》

材料三: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是在延续“皇权不下县”的治理方式之下,民众面对的是乡绅,而不是代表国家权力的县一级政府。基层社会的乡绅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主体,充当了政府官员和当地百姓之间的中介人。政府“治理”角色的缺位,基层乡绅“治理”角色的出现,成为近代中国“自治”观念传入的社会背景。当士绅这一群体离开庙堂回归基层社会的时候,就成为基层社会中集民望、学识、威望和能力于一身的领导者,成为道义上和实际上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乡绅逐渐在农村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家族组织,政府给予乡绅及其家族组织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并利用这些基层组织获取资源、履行维持秩序和劝课农桑等重要职责。

——摘编自刘凤雪《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与“自治”观念的中国化》

材料四:195012月至195110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采取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完成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政务院颁布《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确立乡和行政村为乡村的行政区域,乡人民政府和行政村不设置内设机构,只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明确乡镇为基层政权。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1956年和1958年是农村党员发展的两个高峰期,探索出“支部建在村庄”、“支部建在生产单位”等经验,组织农民参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国家建设。

——摘编自董帅兵《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治理的百年历程、基本经验与实践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加强“改土归流”地区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乡绅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探索乡村治理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古以来,西南地区就生活着许多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里地形复杂,山地、高原、盆地、河谷平原相间分布。居住在盆地和平原的民族从事农耕,形成邑聚和政权;而山地民族则“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各民族的交流交往在深度和频度上都较易进行。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地区内的整合度较低,难以形成强大的政权。同样的原因,中原政权向西南的开拓也难以迅速推进,只能渐次推进“以夏变夷”的进程。双方的冲突与交融进程不像北方地区那样大开大合。这种独特的民族关系被一些学者称为古代民族关系史中的“西南类型”。

材料二   与西北、东北边疆不同,早在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已经在西南地区设置了直辖郡县。但中央的直接控制区仅限于郡县治所,大致呈点状或线状分布。在郡县治所之外,则通过册封、羁縻等形式由少数民族上层治理。经过唐宋的反复之后,元代对西南的管辖重新强化。中央政府不仅可以撤并土司,还可以征发土兵和赋税。清代则实施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尽管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却均“有着向定居农耕过渡和发展的清晰脉络”。到了清代,远在边陲的云南也被视为内地十八行省之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纯艳、潘先林《古代民族关系史的“西南类型”其于〈西南古民族关系史稿〉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民族关系史中“西南类型”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南民族地区与中原王朝互动关系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024-02-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3·河北·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40年,荷兰殖民者大肆屠杀爪哇岛的华工,共计1万余名,史称“红溪惨案”。1742年3月,清廷内部讨论是否以禁止南洋贸易来制裁荷兰,但两广总督认为被“番邦戕害”的汉人,都是些“内地违旨不听召回,甘心久住之辈。在天朝本应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咎由自取”。最终,清廷并未对荷兰采取任何报复措施。

——摘编自李文海《清史编年》第五卷

材料二 1902年1月,清政府照会美国政府,指出1894年美国制定的排华法将于本年12月期满而终止,如要订新约,美方必须改变现行政策。这一要求遭到美国拒绝,并计划将之展限。之后,清政府再次照会美国,强调:“华人在美,受虐已至极处,似不能较现在情形为甚。展限十年,碍难照允。”尽管如此,美国国会仍于4月17日通过决议,过去制定的排华法无限期有效,并禁止华工从夏威夷、菲律宾等美属岛屿到美洲大陆。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此事与美国政府交涉,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摘编自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下册

材料三 2011年1月,利比亚内战爆发,局势很快失控,当时约有3万中国人在利比亚,大多为从事铁路、通信和油田等行业的工程劳务人员。此外还有一些中餐馆的经营者和留学生等人员,处境十分危急。中国政府决定启动国家一级响应,把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一个不少撤回来。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派出4架伊尔-76运输机,于2011年2月27日执行飞赴利比亚接运中国在利比亚人员的任务。这4架飞机连续飞行12架次,单机总航程29397千米,将1655人接运至苏丹首都喀土穆,将287人接运至北京。与此同时,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舰于2011年3月2日抵达利比亚附近海域,执行撤侨任务。在整个利比亚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共动用91架次中国民航包机,35架次外航包机,12架次军机,租用外国邮轮11艘,国有商船5艘,军舰1艘,历时12天,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35860人,还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2100名外籍公民。

——摘编自2017年8月15日新华社《第一次动用军事力量撤侨:2011年利比亚大撤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前期对海外华人的政策。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晚期对海外华人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政府能够将在利比亚侨民迅速全部安全撤回的原因。
2023-05-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在许多重要的政治场合和重要的官方文件中,特别注意避免对边疆少数民族使用带有刺激性的夷狄字样和称谓。乾隆时,还为此处分过一些大臣。清朝利用政权的力量,对传统的华夷论进行大规模的批判。当时,西方早期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近代领土、边界、主权观念。特别是乾隆皇帝本人,除通晓汉文和满文之外,还特别注意学习蒙语、藏语、维吾尔语。乾隆帝还下令,将这五种民族文字题刻在皇家许多重要建筑上。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改造热河避暑山庄正门——丽正门时,用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题写了门额,以显示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即以昭我国家一统同文之盛

——摘编自张羽新《清代前期各民族统一观念的历史特征》

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以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民族主义,即五族共和。这一时期(19121928年)的中华民国国旗也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横长方条,表示五族共和之意。

——摘编自杨梅《中华民族概念在民国教科书如何演变》

材料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各民族深受封建势力、国民党反动军阀、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的事实,中国共产党将民族政策主旨定位为领导各民族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积极宣传民族平等,揭示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以唤起少数民族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意识,团结起来共同对敌。

——摘编自郑大发《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百年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前期民族观念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念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自清代前期至近代中国民族观念的历史价值。
2023-04-12更新 | 34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卫所是明朝主要的军事制度,明朝建国之初.在 军队编制上,自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卫军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军户世袭。明中期以后,国家承平渐久.卫所屯政日弛,其屯田多为内监军官占夺,法尽坏。顺治初年,清朝统治者对明代卫所制度进行了改造和调整,顺治、康熙与雍正之后,屯卫之兵,屡经裁汰,卫所亦多归并于州县。与此同时,卫官大量裁汰,屯丁改为民籍,屯田按民地起科。宣统三年,天下卫所始尽裁矣。至此,卫所制度彻底消失,化作历史陈迹。

——摘编自杨晨宇《清代卫所裁并总论》

材料二       “凡直省形胜要地,以次 分遣八旗兵驻守,其绿旗官兵复随都邑之大小远近,列汛分营”,同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边患。整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心呈内向型.其兵力布置亦是偏重于内地,所以不再“寄(卫所)以防守之责”。

——摘编自永璇等《清朝文献通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卫所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卫所演变的原因。
2023-01-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睡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材料二   19世纪以后,清政府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持衰退中的国内政治、经济体系,保卫边疆安全的能力逐渐低落,导致面临深刻的边疆危机。对此,清政府通过推行一系列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来“昭示主权”,比如在新疆、台湾等边疆地区设省。日渐减少的财政收入使得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海防大门之后,面临着海疆危机,传统的边疆观不得不进行转变,清政府开始筹办近代海军。但是这些迫于外部压力之下的政策转变,忽略了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清末边疆政策的失误也非常明显。

——摘编自施润棋《清末我国边疆治理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2022-06-27更新 | 2072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