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的义庄是以宗族为单位的,自主设立赡济族人的田庄。据统计,宋代苏州共设立了4个义庄,明代苏州也只设立了8个义庄,而清代的苏州义庄共设立了128个,其中大部分设立于1840—1911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方救济系统的失灵B.传统宗法观念的复兴
C.社会局势动荡的加剧D.自然经济模式的解体
2 . 乾隆六年,全国在册人口总数达1.4亿,此后,每年保持着高增长率。乾隆八年,清政府规定:“外洋货船带米一万石以上者,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五千石以上者,免其十之三。”这反映了(       
A.海禁政策日渐松弛B.清廷关注民生问题
C.对外贸易出现逆差D.官营商业持续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2年12月,贝弗里奇提出了著名的《社会保障与相关服务的报告》。他认为英国社会政策应以消灭贫穷、疾病、愚咪、肮脏和懒散五种社会病态或者说五大祸害为目标,通过建立一个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全面社会保障计划,对每一个公民提供儿童补助、养老金、残废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救济和妇女福利等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同时,他还提到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不限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应包括所有公民且不分贫富、按统一的标准缴纳保险费;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组织实施各种社会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贝弗里奇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广泛的社会福利计划。1945年,英国工党政府采纳贝弗里奇的计划,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法案。

——摘编自宋士云《西方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2010年,国务院《关于建立高龄津(补)贴制度先行地区的通报》规定对80岁以上老年人按月发放高龄津贴。2009年,民政部《关于制定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的指导意见》建议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为每人每月1000元。1999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使城市低保成为正式制度并纳入法制化轨道。2009年,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规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制度。2005年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95年建立生育保险,1996年建立工伤保险,1999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

——摘编自成海军、陈晓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贝弗里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福利制度的本质区别。
2021-11-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金太阳联考)
4 . 宋代设立义庄以恤族,恤族又可睦族,且义庄实行“择族之长而贤者”管理的措施,从而形成了一个团结有序和稳定的社会群体,在“义”和“利”之间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隐蔽纽带。据此可知,宋代设立义庄
A.旨在减少官民之间的冲突B.削弱了地方宗族势力
C.是族长主导的救济模式D.有利于稳定地方秩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汉时期,灾荒发生后,皇帝多下罪己诏,令郡县长官审理境内冤狱。政府除发仓赈济灾民外,多有移民就粟、移粟就民之举,为受灾民众提供施粥、居养等服务。由此可知当时
A.救济体系走向完备B.政府救济成效显著
C.救济理论快速发展D.政府救济措施丰富
6 . 春秋时期管仲建议齐桓公实行“振孤寡,收贫病”“慈爱百姓”的政策,齐桓公成为诸侯霸主以后,在与诸侯的盟会中,还向各国提出“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的要求。这反映出
A.救济思想源远流长B.齐国救济制度全面完备
C.齐国重视救济建设D.救济建设助推齐国称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