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
2023-10-20更新 | 1061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被打破B.国家政策变革影响商品经济发展
C.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开始赶超北方
3 . 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在南方推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B.北方多战乱
C.白银流入数量D.国家政权分布不均
4 . 下图是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集簿》。《集簿》内容言简意赅,区区700字却涵盖了东海郡(即今连云港地区)的行政建置和吏员配备、农业经济、民政、财政等方面内容和22个项目的综合统计。这是汉代实行哪一制度的依据?(     
A.察举制B.编户制C.刺史制D.上计制
5 . 张帆在《中国古代经济简史》论述到: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租庸杂徭悉省”,改变了“旬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据此可知,两税法的作用不包括(     
A.减轻了政府的人身控制B.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简化了税收名目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6 .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的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图中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     

A.政府因税制改革财政收入增加B.海外贸易推动经济繁荣
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逐渐提高D.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7 .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均田制不断发展的结果
8 . 元代为便于强制征调工匠服劳役,将工匠编入专门的“匠籍”,终身不得改业,形成匠籍制度;而清顺治二年(1645),清政府宣布废除匠籍制度。这一变化(     
A.助推了手工行业私营超过官营B.客观上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表明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D.使匠户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
2023-09-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杨炎制定的“量出制入”的税收原则,打破了从西周以来的“量入为出”的传统财政税收思想。在两税支出额制定时,“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旨在给统治集团制定一个税收的限额。由此可见,“量出制入”的税收原则的实施(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
C.扩大了征收赋税对象D.遏制了地方官员的腐败
2023-09-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唐代实施两税法以来,“天下之财,限为三品:一曰上供(中央);二曰留使(节度、观察使);三曰留州……”。州府征收的税额及日期由朝廷确定,征收钱物除上报朝廷外,部分留地方用于日常开支及防备水旱灾害等。该学者认为,两税法的实施(     
A.改变了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B.加剧了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有利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