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体禄发放形式的变化,说明的是(     
时期西周春秋战国东汉唐中期至清末
主要形式田邑实物实物与货币各半货币

A.由田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变化

2 . 材料   为了消除按田亩数、人丁数征收赋役的两重标准所带来的混乱和弊端,清统治者不得不进行更大的赋役改革。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宣布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即把全国征收丁税的总额固定下来,不再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税,这对无地少地的劳动人民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并没有取消人丁税,并没有解决丁役负担不均的问题。因为丁税按每户的人丁数征收,过一定时间,每户人丁数由于生育死亡而发生变化,丁税的负担者也要随之变化。因此,康熙末年,开始在广东、四川试行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征收的办法。康熙五十五年,“广东所属于银,就各州县地亩摊征。每地银一两,摊丁银一钱六厘四毫不等。”“丁随地起,见于明文者,自广东始。”雍正元年正式向全国颁布诏令,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决定把康熙五十年的丁数2642万定为常额,丁银335万余两摊入田亩中一并征收,称为“地丁银”。此后直到乾隆四十二年贵州省最后宣布实行“摊丁入亩”为止,全部完成了这一赋役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赋役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赋役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0-05-1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一中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年)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这一变化
①抑止了士族势力膨胀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③有利于民族间的交融④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01-01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4 . 从商鞅变法到秦汉,政府推行“编户齐民”制,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绘制成册。这一变化说明政府
A.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B.积极应对土地兼并问题
C.经济管理职能发生变化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2020-04-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唐初,赋税征收以人丁为依据,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唐中期,政府推行了“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两税法。这种变化表明
A.均田制遭到破坏B.自耕农的发展壮大
C.社会结构的变化D.人头税已经被废除

6 . 材料 秦汉时期,从税收对象上看,田赋已不再是夏、商、西周时期人头税性质的地租,而是财产税性质的农业税;而同时存在的算赋、口赋、更赋、户赋等仍然是人头税;这一时期的财产税总额明显低于人头税总额,不过财产税的出现毕竟是一大进步。在税收形态上,这一阶段和前一阶段相比,货币税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工商税征收货币,而且连农业人口承担的赋税也大部分征收货币;在两汉,除田赋要缴纳实物外,其他各税都可以缴纳货币。

在税收结构上,这一阶段,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工商税收具备了一定规模,农业税独大的税收结构已经不再,但由于当时的统治者“歧视”工商业,并对工商业采取了重税政策,造成了工商业的处境艰难,发展缓慢。

——张敬群《中国税制演进规律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税收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税制变化的历史影响。
7 .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

A.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B.凸显明朝中央集权制度已走向顶峰
C.提高了明朝地方治理改革的有效性
D.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
2020-04-22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专项突破十年分类-专题02原因类主观题
10 . 李剑农在《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中指出:“前此之贡纳,生于臣仆之身份关系,今之亩税,则生于保有土地收益之关系,即为后世地主对于国家纳田赋之始。”这一变化
A.加重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体现了征税标准的巨大变化
C.导致了春秋战国连年混战D.意味着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