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12年7月,新任内阁总理陆征祥出席参议院会议,补提6个阁员,被全部否定;1913年4月,袁世凯擅自与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合同,也被众议院各党议员议决“将合同咨还政府”;袁世凯奥国借款披露后,遭到各党议员弹劾。上述史实说明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A.阻断了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扩大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D.一定程度上制约袁世凯政府
2022-11-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隆庆六年(1572年),张居正上台后,面对土地强权、财政赤字等问题,下令在全国各地清丈土地,重新编制鱼鳞图册,图册详载每块土地的编号、田主姓名和亩数等,并将各地的赋税和劳役,平均分摊到实际占有的土地上,这些改革举措
A.成功解决了土地兼并的痼疾B.有利于缓解有产无税的弊病
C.极大助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D.使大量无地农民成为自耕农
3 . [中国长城]

材料一   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材料二



长城因战而生,是世界军事筑城史上的伟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力量和智慧的象征;长城是经济往来的关道,在政治关系融洽时期,长城的各重要关口以及边塞各城镇,都成了驿站和互市贸易的市场;长城是民族关系的纽带,长城所在区域的各民族交错杂居,既互相对抗,又互相学习,由此产生了广泛的民族融合;长城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见证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守护文明的民族特点,也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摘编自德泉、董聪明、李家华《深挖长城文化内涵推进长城保护利用开发》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在处理汉蒙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四幅图片,指出长城在选材与构筑上遵循什么原则?长城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依据材料二,举两例说明。
2022-03-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周恩来评价:该制度对团结抗日、推动全国的民主化,反对蒋介石的一党专政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该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B.人民代表大会制C.特别行政区D.三三制原则
2022-02-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黄香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重大改革与国家治理

材料   齐桓公即位,齐国国势衰微,经济困难;而桓公欲图霸业,想有一些作为,拜管仲为相,实行改革。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把国政分为三个部门,制定三官制度。……郊外设邑、卒、乡、县、属等机构。……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

经济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以农为本,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本末并举。

军事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这样把保甲制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于是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又规定全国百姓不准随意迁徙……为了解决军队的武器,规定犯罪可以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

——摘编自中华文本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成功的原因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19年1月28日,顾维钧代表中国就山东问题在巴黎和会上发言,驳斥日本要求。6月28日,拒签对德和约。然而,中国的山东依然被列强卖给了日本。这表明
A.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决定了国际关系B.中国代表不擅长近代外交
C.中国不擅长处理近代外交D.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关系
2021-07-12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