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末,封建教育走向了穷途末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明确提出了变科举、开学校、育人才为变法之本的主张。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教育改革的内容包括: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创办各种专门学堂,命各省挑选留学生派赴日本留学等。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明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至1905年,清政府下诏“停科举”“广学校”

——摘编自张玉芬《论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派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维新派教育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拿破仑十分重视法制建设。18008月,他设立了由4人组成的民法典起草委员会,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18011月就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地讨论,召开会议达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最后定稿于1804321日,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它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人所有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法典在父权、夫权、妇女地位、离婚事件、继承权等问题上,有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男子为主宰的色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据材料分析《拿破仑法典》的基本原则,并指出拿破仑推动法典制定的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拿破仑法典》。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古希腊杰出历史学家,自幼生活在雅典,曾任职于十将军委员会。其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代表了古希腊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他把古希腊哲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历史研究中,认真筛选和考证史料。他着重记述了雅典与外邦之间的贸易情况,并特别指出粮食贸易对雅典的重要性。他尖锐批评雅典统帅尼西阿斯因迷信天象而贻误战机的愚蠢行为,揭露神谕的欺骗性,认为在战争和历史发展中“人是第一重要的”。他善于用精炼准确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描写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以便让更多的人受到历史的垂训。

——摘编自朱寰、马克垚主编《世界史·古代史卷》等

(1)根据材料,概括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修昔底德史学思想的历史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巧稚(1901~1983年),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妇女的生活卫生习惯及疾病的调查。让很多人不理解。林巧稚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负责组织了大规模子宫颈癌的善查和防治。她带领自己的团队克服思想上、物质上的困难,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使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同一时期。林巧稚推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妇女宫颈涂片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直到今天仍具价值。她曾主编《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大全》《农村妇幼常识问答》等科普读物,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够从中受益。1965年,年过花甲的她,仍然活跃在农村巡回医疗的第一线。在湖南湘阴农村,白发苍苍的她仍步伐轻快,在关公潭、新泉等村镇坎坷不平、多雨泥泞的田埂上来回奔走。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听得见"林老"的亲切称呼。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0918日)


(1)根据材料,概括林巧稚对中国现代医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林巧稚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现代医疗工作者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2022-03-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3+3+3”2022届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和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的建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的内容包括∶(1)巴黎和会及其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与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包括对德国的《凡尔赛条约》,以及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的一系列条约);(2)国际联盟的建立;(3)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体系是列强在战后建立的亚太地区的新国际关系体系,这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当我们站在战争的废墟上环视全球的时候,我们清楚地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政治地图的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的国际事件,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关联。该体系建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其自身存在的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导致崩溃。

—摘编自徐蓝∶《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特点以及该体系的建立给当时的国际格局带来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的原因。
2022-03-23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3+3+3”2022届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燔诗书而明法令"。残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传送委输,必先悉行……急事不可留,乃兴徭。……田时也,不欲兴黔首"。

——摘自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出土秦简记录的秦朝条今

材料三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商鞅》

材料四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为相十年,人多怨之……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材料二能否佐证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王安石与司马光对商鞅变法的看法及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力量相对平衡的基础之上,因此双方都认识到要尽力避免冲突。西方不能再采取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这有利于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雅尔塔体系将原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都受到约束。各国人民与政府的维护和平、控制战争的意识都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在雅尔塔体系下,西欧在衰落中走向复兴,中国的政权更迭使亚太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亚洲和非洲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中立主义势力,这些成为冲击大国强权政治的民主力量。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尔塔体系在维护战后国际和平中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魏建立后,民穷兵弱,处境十分艰难。宇文泰大力改革,采用苏绰的建议,颁布“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条诏书和一系列新制。政治上,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儒家道德规范。打出复古旗号,按照《周礼》官名更改官制,颁布文告模仿《尚书》文体,以标榜承袭中原正统,争取汉人支持。用人则唯贤是举,不限荫资。军事上,为适应鲜卑等族军人的心理,采用鲜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建立以六镇军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的府兵制。官兵之间保持鲜卑旧日的氏族关系。经济上,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劝课农桑,恢复均田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宇文泰政治和军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宇文泰改革的作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7年,德国以曹州教案中两名德国罗马天主教传教士的死为借口,趁机发兵,侵占了胶州湾(山东省内),并“租借”了胶州湾周边5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德国远东海军中队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天然港湾。1914年夏天,日本看到了一个机会。815日,日本正式对德国宣战的一周前,向德国驻东京大使阿瑟·格拉夫·冯·雷克斯(曾试图说服日本与德国统一战线,共同迎接胜利)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将在东亚水域的军舰全面撤出,并将胶州湾的德租界移交给日本,以便“最终”交还中国。由于没有接到德方回应,日本于823日对德宣战。同年92日,23000名日本军士在中国(其时为中立国)青岛以北约100英里处正式登陆,长驱直入,进军中国内陆。

——摘编自[英]吴芳思等《盟友背信:一战中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所谓“日本看到了一个机会”所指的含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军侵占山东对中国及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年底开始,中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举办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的活动。中国学者通过演讲、发表文章等形式开展了纪念活动。

牛顿诞辰纪念活动中文章和演讲的部分内容

《纪念牛顿诞生三百周年》牛顿对物理学的重要贡献一为学理与应用,二为治学方法与精神。
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演讲牛顿在吸收前人知识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事物。对科技落后的中国而言,在战争困难时期继承历史遗产更显重要。
《新华日报》牛顿使物理学成为众多学科中第一个有稳固数学基础的系统学科。人类对于自身理智的自信首先是由牛顿提供的,我们应该沿着科学的道路继续前行。

——摘编自朱慧滑等《1942年中国的一次科学盛事》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治学方法与精神”及他的重大物理学成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举办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活动的时代价值。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