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47年伊凡四世执政时,国家权力分散,阶级矛盾尖锐。他在“重臣拉达”辅助下,颁布新法典,强化司法机关,吸收城市居民参加审判,规定中小贵族受国家法律保护,但没有限制波雅尔(封建大贵族)土地所有制。中央设立衙门制度,衙门虽然由波雅尔担任,实际掌权人由军事服役人员遴选,逐渐形成宫廷服役人员集团。地方机构改革主要推行地方自治,废除食邑制度,从各地封建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中选举的“地方司法税务官”,对中央政府负责。随着改革的深入,波雅尔分裂势力达到与中夫分庭抗礼的地步,“重臣拉达”权力也日益加强。伊凡四世解散了“重臣拉达”,全国实行“特辖制”,对波雅尔实行恐怖统治。伊凡四世也因其雷厉手段被称为“伊凡雷

——摘编自何红《俄国伊凡四世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凡四世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伊凡四世改革的历史影响。
2022-09-22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材料   府兵制的创建是西魏宇文泰军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西魏大统八年(542),宇文泰以六镇鲜卑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逐渐建立起一套府兵制度。此后,征兵对象扩大为所有均田户,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府兵制共设八柱国为长官,以下分设十二大将军,再下为二十四开府。每个柱国的军队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士兵在农忙时劳作,农闲时练兵。战争结束后,将帅解除兵权,兵各归其府。府兵的管理采取了早期鲜卑部落兵制的形式,军官皆恢复或赐予鲜卑姓,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等,军士一律以主将之姓为自己的姓氏,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六镇军人的反汉化情绪,也加强了军队内部的凝聚力。府兵制历经北周、隋至唐中期,历时约二百年。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文泰府兵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宇文泰府兵制改革。
2022-03-1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年以后,德国国内越来越流行这样一种逻辑:预防性战争对于长期安全是必需的。首先是军界领导人一致认可这一观点,同时,随着德国在相对力量上达到顶峰的证据日益明显,文职领导层也开始接受需要这一场全面战争的观点。……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而这场战争应由德国率先打响。

——摘编自【美】戴尔·科普兰著《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不列颠民族总体上已意识到这个无可怀疑的事实,即德国计划以海军加强她无比强的陆军,到1920年,德国的海军将远远比英国目前拥有的舰队强大得多。……英国所有头脑清醒的人开站陷入深度忧虑。德国为什么要拥有这么庞大的海军?德国用海军与谁对抗与谁较量,除了我们外,她使用海军对付谁呢?一种日益沉重的感觉不再限于政治和外部圈子,人们已意识到普鲁士人居心不良,他们妒忌不列颠帝国的辉煌,一旦找到于我们不利的良机,他们会尽可能利用它。

——摘编自【英】温斯顿·丘吉尔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德英两国关于战争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英两国关于战争的基本观点产生的原因。
2022-02-17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材料   肯尼斯·戴维·卡翁达(1924--2021),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先驱。青年时,他不顾英国殖民当局的骚扰和监禁,坚持参与和领导赞比亚反殖民斗争,直到1964年斗争才取得成功。担任赞比亚总统后,他坚决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对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等国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他还积极参与建立非洲统一组织(非盟前身)。赞比亚独立几天后,卡翁达就宣布与新中国建交,使赞比亚成为南部非洲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卡翁达曾在联合国大声疾呼:“联合国中没有新中国人民的代表,这是错误的!”独立后的赞比亚,被列强封锁了出口通道。1967年,卡翁达总统借访问中国之机,请求中方帮助坦(坦桑尼亚)赞两国修建铁路,得到中方同意。1974年,他再次访华时,毛泽东在与其谈话中首次提出著名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关于中赞关系,卡翁达总统创造性地运用“全天候朋友”和“全天候友谊"两个名词加以概括。

——摘编自李杰《卡翁达总统——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真朋友、好朋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卡翁达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卡翁达做出贡献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一元化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富国强兵”。商鞅认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只能是“刑赏”,而其中“赏”的内容和对象也必须是绝对单一的。在“赏”与“刑”之间,“刑”又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应该单一地采用重刑。使“重刑”明确化、系统化的最佳手段是建立“法”。采用单一的重刑手段,而其直接对象只能是活生生的、复杂的人。他主张用强制手段使百姓成份绝对单一化,其次是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进一步彻底单一化。商鞅一元化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过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其思想是以“外儒内法”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封建专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晓《“单一”而非“多元”:论商鞅思想的一元化》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一元化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商鞅“一元化思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他反对朱熹颂王贬霸、贵义贱利的观点,认为“霸道”本于“王道”,“王道”又需要以“霸道”来体现;义利并行,缺一不可,“禹无功业,不能成六府,乾(天)无利,不能具四德”。坚持“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以相病”。陈亮批评《中庸》《大学》为空谈心性的道德性命之学,无补于实际,不能解决抗金统一事业。为此,他撰著了《英豪录》和《中兴遗传》,冀图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中兴复国的借鉴。

   ——摘编自《陈亮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亮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亮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嘉庚(1874-1961),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集美村(今福建厦门集美)人。早年随父前往新加坡经商。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应孙中山之约,汇去五万元。1912-1920年间,陈嘉庚先后在集美创办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农林、商科等学校。1918年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华侨中学。1921年克服种种困难创办厦门大学。

1937年,陈嘉庚先生领导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动员南洋华侨踊跃捐款,购买救国公债,选送华侨司机回国,在滇缅公路运输抗战物资。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时间里,共计捐款约15亿元。1940年,陈嘉庚亲自组织并率领“南侨慰劳团”回国慰劳祖国抗战军民,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据此在战后作出了政治选择。抗战胜利后,陈嘉庚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49年,陈嘉庚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

——摘编自方式光《“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是怎样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嘉庚的主要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嘉庚精神”的内涵。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型,一些学者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度干预。美国人亨利·乔治1879年出版的«进步与贫困»在英国引起了巨大反响,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当务之急是用税收手段打破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19世纪后期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使得英国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政治影响力大增,两党为了争取选民支持,开始了财税制度竞相改革的年代。其主要措施有二,一是征收个人所得税。自18世纪以来,英国税收长期以间接税为主,如货物消费税、关税和印花税等,其长期征收加重了普通劳动人民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逐渐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二是征收遗产税、继承税等。1853年,英国把对土地和实际财富的遗赠正式纳入征税对象,此后遗产税税率不断提高,1894年为8%20世纪初提高到至15%。财税改革使英国的年度平均税收不断增加,1851-1856年为5440万镑,1890-1899年则超过了一亿镑。

——摘编自郭家宏、王广坤«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财税制度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5年爱因斯坦进入瑞士阿劳州立中学读书。在这里爱因斯坦便开始思索空间时间问题,并写出论文《关于磁场的以太状态的研究》,为他后来的伟大的理论研究迈出了第一步。在爱因斯坦的眼中,和平是永恒的主题。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不遗余力地反对希特勒,极力呼吁为和平而战,甚至联名致信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二战”后他曾说:“如果我知道德国不会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那我绝对不会介入所有这些事情”。在去世之前的几个月,他承认:“我想,在那封信上签名是我一生所犯的一个错误。”从严格的道德意义上衡量,爱因斯坦的自责远远多于历史对他的指责。假知有一种标明“世界公民”的护照,那么爱因斯坦一定是持有它的第一个人。

——摘编自【美】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思考时空有关的“伟大的理论”的名称,分析这一理论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爱因斯坦对待科学与战争关系的态度,概括爱因斯坦的优秀品质。
2021-06-01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法国外交由强硬的政策转向对德让步妥协的绥靖政策,是由一系列原因形成的。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得法国经济的复苏中止,在维护现有利益的前提下,法国开始谋求同德国和解和妥协。实质上,克里孟梭政府严格执行凡尔赛条约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执行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英国的外交政策,以及英国对法国的遏制。最后,法国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对政府推行绥靖政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普遍和平主义、和平主义衍生出的民众革命主义及其对统治阶级的信号指示,人民要求下的民主机制规范了避战求和的思想,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图谋变异了祸水东引的判断,最终催生了绥靖主义。

——摘编自赵立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绥靖政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绥靖政策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