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以联合国军的名义武装干涉,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经过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的主要作战对手是当时工业产值占全球40%、具有一流武器装备的美国侵略者,其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并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所实施的是现代化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初期既无海军又无空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后来有了少量空军参战,也主要用于掩护交通运输线,部队机动主要靠徒步。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将士正是以英雄特有的精气神,续写了人民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血荣光。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勇猛冲锋,灵活机动地给敌人以迎头痛击;他们顶住敌人密集轰炸,建成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他们以“空中拼刺刀”的精神搏击长空,铸就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观;他们以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的英雄业绩,塑造出“最可爱的人”的伟岸形象。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面对美军最精锐的陆战部队,尽管冬衣单薄、粮弹匮乏,志愿军将士仍前仆后继、勇猛拼杀,牺牲时仍然保持冲锋队形,冻僵后依然伫立于战壕之中。在被炸弹削低两米的上甘岭阵地,志愿军将士与敌人殊死搏斗、反复争夺43天。历史以雄辩的事实昭告天下: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1)根据材料概括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的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中国历代名人词典》共收录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名人共750人,其中湖南85人,占11.33%

近代史上的部分湖南人才简表



(1)根据材料,归纳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原因。
2022-01-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中后期,以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各阶层对立日益严重,农业作为封建王朝经济支柱产业已是风雨飘摇。这些都源于封建土地所有制下日益加剧的土地兼并与集中。……张居正的改革从土地改革开始,涉及税赋、农商、吏治等多个方面。

1582年,张居正去世当年,朝廷库存余粮可满足九年之需;中央与地方的国库存银超过1000万两白银。与此同时,农村富余人口进入城市填补了工商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空缺,农业经济发展又推动了城市商品社会的形成,加上货币地租的出现,这些都符合和有利于封建社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客观事实。但改革只是统治集团为延缓王朝衰亡而不得已作出的暂时性利益让步,未能从根本上撼动已不适合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封建体制。

——摘编自锁强一《张居正的经济改革思想与措施》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2022-01-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以其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而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其严格、标准的证据收集工作,客观的分析因果关系,被称为历史科学之父。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希罗多德等人的历史著作,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代表的实验的”“科学精神,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的20年间,他始终关注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进展情况,随时记下具体过程。据说他经常到各地战场去进行实地考察,甚至还去过伯罗奔尼撒同盟军队的阵地和西西里岛。修昔底德不仅力求真实地记载历史,而且力图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概括历史、并把这种概括之后的历史事实传达给后人。他用简练的文笔、精确的词句,通过冷峻、朴实的具体叙述,抒发了自己那种悲天悯人的真切情感,使得整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充满着浓厚的悲剧气氛。他是想通过这种悲剧效果来强化著作内容在读者头脑中的印象,从而加强对后世的垂训作用。在写作的过程中,修昔底德还大量借鉴了诡辩派哲学家的演说和修辞手法,以致于整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约有1/4的篇幅是演说辞。

——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修昔底德成为优秀历史学家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修昔底德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的价值。
2022-01-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卷(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83月,刘铭传在台北设邮改总局。这是我国第一个自立的邮政机构,是我国邮政史上的一次大变革。

1886年,刘铭传苦于台湾的通讯落后,与内地的联系困难,上奏朝廷,提出:“台湾一岛,孤悬海外,往来文报,屡阻风涛,每至匝月兼自,不通音信。水陆电报,实为目前万不可缓之急图。”他一方面积极架设贯通台湾南北的陆路电线和铺设台湾、福建间的海底电缆,另一方面他又以销递迟缓,延误时机,而创设邮政机构,开始了我国新式邮政机构的改革。他以台湾站制为基础,参酌当时海关邮政办法,于188811月颁布(邮政条目十二条》和《台湾邮政票章程),创立新的邮改组织。他改旧驿站为邮站,直接隶属邮政局,不再附属衙门机构:所有递送公文一律粘贴邮局发送的邮票,即使衙门发送的公文也不例外;商民便函,也凭邮票传递,收取邮资以信件重量和道里远近为准。为此,邮政局不再像旧式铺递那样仅仅是官方公文的代递机构,而是官民合用的近代邮政机关了。

——摘编自邱江生《中华正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进行邮政改革的客观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铭传邮政改革的意义。
2022-01-06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多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大钊是近代中国社会调查的先行者。1917年,他发表了《可怜之人力车夫》一文,对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和健康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强调其成因在于“工厂不兴,市民坐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和他指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又多次对唐山工人的劳动和生活状况展开调查。同情唐山工人恶劣处境的同时,他们还关注到工人组织的缺乏。1925年冬,李大钊到河南郑州一带农村走访,写成《土地与农民》一文。该文明确指出:“土地是农民的命脉,中国革命不能不面对农民和土地问题”,他认为“若想提高贫农的地位,非由贫农、佃农及雇工自己组织农民协会不可。只有农民自己组织的农民协会才能保障其阶级的利益”。在李大钊的带动下,针对人力车夫等城市贫民、自杀等不良社会现象、工人和农民问题展开的社会调查在当时备受关注。

——摘编自黄道炫《调查与革命:社会改造追求下的李大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开展社会调查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李大钊所进行社会调查的作用。
2022-01-0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9 年张之洞调任潮广总督,认定强国必在教育。1890 他在武昌创办了两湖书院,设置有地理、测绘、无机化学、数学.鲣学等,改为编班授课。1893 年成主的自强学堂是两湖地区兴办的第一所新学堂,分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科。1897 年,武备学堂在式昌创立,聘请德国教官授课,遵外国军校之法,将学生派往军营见习。自1891年后的近十年间,张之洞在湖北创建了矿业学堂、工程学堂.师范学堂等,还选送学生出国留学。张之洞率先在湖北设立学务处,总理全省教育事务。1904 年张之洞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葵卵学制")在全国颁行,断学制实来源于他在湖广总督任上的教育实践。1910年湖北留日学生有5000余人,居全国首位。张之洞办学“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用之讥,亦社离经畔道之弊”,但有的学生秘密参加了同盟会等组织,孙中山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的革命家"。

——摘编自王雪华《晚清雨湖地区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张之洞湖北教育改革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来张之洞的湖北教育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金日磾,匈奴休屠王太子。 父亲被杀后,和母亲弟弟降汉,在皇宫饲养马匹。汉式帝见“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感到惊讶。得知其身份后,封其为御马监,之后不断升迁。金日磾任职期间,“未尝有过失”。金日殚母亲病死后,武帝为表彰地“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下诏在甘泉宫为她画像,金日磾每次看见画像都要下拜涕泣。其长子曾与宫女嘻戏,金日磾“恶其淫乱”把他杀了。金日磾曾平定马何罗谋杀汉武帝的叛乱,在武帝面前徒手生擒马何罗。光武帝赏赐给他宫女,(日磾)不敢亲近。武帝病势垂危,霍光首推金日磾“以辅少主”,他表示。“臣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武帝最后拜其为车骑将军,与霍光等共辅年幼的汉昭帝。辅政一年多后,病邀,陪葬于汉武帝的茂陵。在病逝前夕,还粉碎了燕王刘旦篡夺帝位的图谋。

——摘编自班固《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日磾成为一代重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金日磾的事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人称容闳(1828~1912)的一生就是近代中国艰难近代化的缩影。道光十五年,七岁的容闳跟随父亲前往澳门,并入读马礼逊纪念学校:咸丰四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返回中国后,容闳曾在上海海关等处任职,后为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同治三年冬,受曾国藩委派,为筹建江南制造局赴美采购机器,为江南制造总局提供了主要设备。同治九年,容闳又向曾国藩提议派学生官费赴美留学,此后清廷虽多次派遣赴美留学生。光绪二十四年(1894),身在美国的容闳一直坐卧不安,焦灼地关心战事,为祖国命运担忧。他给湖广总督张之洞写信表示愿回国效力。从1896~1898年间,容闳通过各种渠道向清政府提出种种兴国方案,但最后却因官场腐败内斗被朝廷否决。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冒险潜逃出京,避居上海租界。之后容闳在美仍积极活动,联络了美国军事专家和财政界重要人物,计划筹款,训练武装力量,支援中国革命。191212日,孙中山录笔写信给容闳,诚邀他归国担任要职,但遗憾的是,命运并未给容闳再次回国、一展宏图的机会。1912421日上午,容闳逝世于美国。

——摘自《耶鲁中国人:容闲自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容闳一生就是近代中国艰难近代化的缩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容闳对近代社会进步能够做出巨大贡献的主观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漫画名为《丹地海边的调味品交易》,漫画中左侧的人物为甘地,右侧为英国驻印度总督。结合所学,对该漫画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甘地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B.英国主动与甘地商谈自治问题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D.甘地希望与英国扩大贸易往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