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9 道试题
1 .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总额有13亿美元左右。这说明
A.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经济萎靡不振B.中国成为太平洋战场的主力
C.各国通力合作是二战胜利重要保障D.美国希望拉拢中国对抗苏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魏晚期的郦道元著有《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与其特点相似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B.《禹贡地域图》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2021-12-31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上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见下表)。据此可知
人物对唐太宗的评
刘昫“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成尽其才……终平泰阶,谅由斯道。”
苏轼“予观汉高祖及光式,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王夫之“况太宗之以夺大位为心,有不可示人之巨患乎”

A.历史服务于统治者需要B.评价受时代影响不能形成结论
C.认识角度差异影响史论D.历史评价反映了论者的权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光绪皇帝在百日维新期间,一方面启用康、梁,另一方面却赞赏《劝学篇》。百日维新所颁布的新政内容,也没有超出张之洞《劝学篇》所主张的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维新是洋务运动的一部分B.维新变法得到了各派支持
C.光绪帝变法立场不坚定D.维新变法仍具有保守性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兆惠(17081764),乾隆朝著名战将。1748年,兆惠奉命奔赴四川前线,为清军督运粮饷,在清朝对四川大、小金川地区的征伐战争中显示其军事才干。1753年,清廷派遣兆惠赴西藏办事,防备准噶尔进犯,为出征准部的军队准备军需物资。1755年,阿睦尔撤纳部兴兵进犯伊犁,形势危急,兆惠在平叛中奋勇剿贼,凭军功成为驰骋西北边疆的清军主要统帅之一1758年兆惠奉命率兵进剿厄鲁特叛军余部,平定了准噶尔割据势力,但清军烧杀抢劫,使厄普特蒙古民众遭受了一场浩劫。平定准噶尔割据势力之后,兆惠又率军征讨发生在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地区的大小和卓叛乱,并制定好善后措施。之后兆惠又屡出察看河工水利之事、查勘江南运河,为疏浚高、宝河湖入江之路,疏请开引河,择地筑闸坝。1764年,兆惠查勘直隶河工、事竣还京后去世。乾隆帝亲临其府第祭英,下令加恩晋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底"

——整理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兆惠成为清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兆惠的功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88日,苏、美、英、法四国代表经过谈判,在伦敦正式缔结了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的协定》(简称《伦敦协定》),并通过了《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根据四大国协商,决定在德国的纽伦堡组成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德国首要战犯进行审判,起诉书起诉希特物的主要同伙赫尔曼·戈林等24名纳粹政权的主要人物及德国内阁等集团或组织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及共谋罪。在欧洲盟国探讨惩办德国战争罪犯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盟国也开始认真研讨对日处理及战后的对日政策,其中审判日本主要战犯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日本投降书及19451226日关、英、苏莫斯科会议的投权,并征得中国同意,1946119日,驻日盟军最高统帅公布了《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特别通告第一号》,宣布根据盟国惩治战犯的一系列共同宣言、《波茨坦公告》中惩办战犯的条款及《日本投降书》,并经盟国投权、发布命令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同日还公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规定法庭将以破坏和平罪、反人类罪和普通战争罪控告日本战争罪犯。

--宋志勇:《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的背景。
2021-12-29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引发了对日本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其直接缘由是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对日本贸易战的主要措施是在钢铁、彩电、汽车、电信、半导体等关键产业上提高关税,打压日本对美出口。1985年,美国要求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同意日元兑美元升值,贸易战达到高潮。“广场协议”后,日本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经济停滞。

——摘编自华若筠、谢孟希《日美贸易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加深了美苏间的矛盾。美国开始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美苏全面贸易战开打。美国在高端技术农产品、军事设备、电子、通讯、化工等领域对苏联实行禁止贸易等政策,还要求第三方国家对苏联相关领域的出口必须经过美国的许可。一系列制裁使苏联经济实力大幅下降。同时,在外交领域,美国联合西欧及日韩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联合贸易制裁;在政治领域,美国利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来联合欧日等国,同时通过与中国加深外交与经贸合作来匹配对苏联的经济技术封锁;在文化领域,美国对苏联及其影响下的各国进行文化战略渗透,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精神。

——摘编自张明、陈骁等《美国贸易战历史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日本贸易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美贸易战相比,美对苏贸易战的不同,并分析不同原因。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导致了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B.是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萌发的根源
C.动摇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D.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
2021-12-29更新 | 49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90年,德国工人政党一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选票为1427300票,占总票数的19.74%;1903年为3010771票,占总票数的31.71%;1912年为4250329票,占总票数的34.82%。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德国
A.社会主义运动走向高涨B.资产阶级专政土崩瓦解
C.工人政党政治影响加强D.议会民主改革成效显著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司马光(1019~1086年)出身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礼的熏陶,非常重视礼的作用,强调治国的核心是“立政以礼”,认为礼治可以决定社会的精神面貌,宣扬为封建统治者死而无憾的忠君思想。其对用人问题十分关心,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人才是赢得斗争胜利的关键,进取时用人重才,守成时用人重德。同时还提出了“国之治乱,尽在人君”的观点。认为只有明君才能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并在其论著中指出了明君应具备的政治素质和修炼的途径:仁、明、武三德;从谏纳善;信赏必罚和崇俭戒奢。

——周方高《论<资治通鉴>史论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光的治国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司马光的治国思想。
2021-12-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