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60年代,英语逐渐取代荷兰语,成为日本知识分子使用的主要西方语言。1867年后,日本对词典的编纂渐趋重视,出版了大批高质量的英日、法日、俄日、德日等词典。这表明,日本向西方的学习
A.以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B.以外语学习为重要内容
C.受到了欧洲列强的牵制D.着眼于吸收各国的长处
2 . 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并仿照汉族社会的士族制度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费族定为第等的高门士族,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一举措
A.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B.奠定了唐盛世的经济基础
C.彻底消除了民族矛盾D.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黄仁宇在谈到北魏政权时说:“这一新兴王朝,……扭转后权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北魏政权提供的“再统一的契机”主要是指
A.扩大了北魏政权的统治区域B.通过改革促进民族大交融
C.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社会矛盾D.加速了国家制度的封建化
2021-09-06更新 | 800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操纵的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对其实行经济制裁,但没有对意大利急需的石油实行禁运。这反映了埃塞俄比亚
A.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B.未得到英法等国有效援助
C.没有形成抗意统一战线D.缺乏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形势混乱,但十六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于建立割据政权,如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在修建都城时宣称“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魏孝文帝更是志在“南荡吴越,复礼万国”。这可以说明当时(     
A.大一统思想普遍存在B.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统一趋势逐渐加强D.南朝局势相对稳定
2021-05-24更新 | 645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图中括号处应该是(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B.发表《开罗宣言》
C.发表《波茨坦公告》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021-05-22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常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市场调节手段。王安石变法后重点改革“常平制度”,力求“新法之中,兼存旧法”(见如图).据此可知王安石的“常平制”改革
A.导致冗官问题B.强调金融管控
C.涉及业务多元D.侧重军事领域
2021-05-14更新 | 36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中秋金卷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一幅创作于1942年的漫画《“东线”牙痛》,牙痛让希特勒痛苦难当,他手中举的是一张俄文的战争公报。希特勒的牙痛源于
A.二战走向了战略反攻阶段B.德国的军事进攻态势受阻
C.苏联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D.反法西斯同盟力量的增强
9 . 近十年来,出土文献的大量涌现为历史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条件,《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触犯秦法,按律当斩。而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中,则规定因不可抗的自然因素而耽误的,可免除惩罚。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出土文献基本印证了传世文献B.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相对较高
C.出土文献需要进行真伪的辨析D.出土文献丰富了人们的历史认识
2021-05-05更新 | 728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A.托古改制的策略B.恢复周制的意志
C.尊崇儒学的思想D.继承传统的决心
2021-05-05更新 | 1018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