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2 . 周初分封造就了受封诸国“强烈的‘自群(自己是个群体)’意识”,各诸侯国纷纷以“诸夏”或“诸华”的整体名义,向境内及周边其他各族宣示自称。这说明,周初分封
A.巩固了周天子共主地位B.促进了政治文化的认同
C.激化了各民族间的矛盾D.加强了受封诸国的团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鼎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西周时期规定庶人没有资格用鼎陪葬,但是到了春秋晚期,很多庶人的墓葬中出现了用陶鼎陪葬的现象。这反映了春秋晚期
A.庶人政治地位提高B.礼制的约束力减弱
C.制陶工艺水平进步D.迷信色彩更加明显
4 . 西周文献和金文中频繁提到了“孝”,主要含义有两重:一是对祖先的尊崇与祀奉,二是对生身父母的孝养。相关记载以前者为主,后者甚少。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伦理逐渐形成B.宗族是主要社会单位
C.血缘关系日趋淡化D.文字系统的发展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诸侯国建立后,在分封的土地上也建立起与西周王畿相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这意味着
A.周天子加强了对诸侯国的直接统治B.西周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
C.诸侯国在自己王国的权力受到削弱D.分封制扩大周天子的影响力
6 . 有学者指出,与异族联姻贯穿于西周王朝始终,并成为其政治特色之一。据文献记载,西周十二王的王后来自西羌族的较多,如武王后邑姜、成王后王姒、康王后王姜、昭王后王祁、穆王后王俎姜等。这种联姻
A.促进了西周王朝迅速崛起B.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宗法制
C.有利于多元一体国家发展D.形成了华夷之辨的民族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分封在商朝已出现,当时主要是对自然形成的方国、部族加以名义封号。周朝的分封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这说明,周朝分封制
A.加强了王室对统治疆域的控制B.确立了贵族之间严格的等级关系
C.避免了王族内部争夺最高权力D.体现了统治集团对权力的再分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出现这种现象是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宗法制的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2021-04-27更新 | 471次组卷 | 8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9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三门峡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这一做法
A.体现了中国历史的延续B.有利于巩固新兴的西周政权
C.实现了周朝的集权统治D.说明了周人的政权基础薄弱
10 . 春秋末年鲁国的叔孙穆子出使晋国,晋悼公设宴。先命乐工演奏天子赏赐诸侯的《肆夏》之乐,叔孙穆子认为不合礼制不敢接受,又让乐工歌诵诸侯相见才用的《文王》三章,穆子仍然不肯接受,直到伶人歌诵用来宴群臣嘉宾的《鹿鸣》,他才接受。这一史事反映出当时
A.恢复周代礼乐制度刻不容缓B.诸侯严格遵守宗法血缘制度
C.人民思想愚昧缺乏礼制观念D.诸侯僭礼越规挑战礼乐制度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