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8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周代青铜器铭文中有一类“A之孙,B之子”的称谓方式,时常被用作做器人自报家门的表述。有时这种称谓是对做器人父、祖的实指,但更多时候“A之孙”的部分是虚指,被用于追溯在家族史上尤为显赫的某位先祖。据此可知,这类铭文(     
A.标志着孝道成为主流价值B.体现了贵族界定自我身份的习惯
C.反映出天道鬼神观念瓦解D.表明华夏族文化认同的初步形成
2024-02-08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京疏璃河遗址西周墓地中,墓葬分为大、中、小三类,部分大、中型墓袝葬有车马坑。墓葬间没有明确界标,分为6个组群,组群中以大墓为中心,布局有一定规则,很少相互打破。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家族观念约束加强B.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儒家礼制约束强化D.族权与政权相统一
2024-01-23更新 | 57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国语·鲁语上》记载,夏、商、周王族祭祀的时候,不仅祭祀本族的先王先公,而且将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系的后裔。这些记载(       
A.说明祭祀活动为王权所轻视B.为政治活动染了神权色彩
C.利于论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性D.源于宗法制度对血缘的强调
2023-12-29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热点话题04 家国情怀-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4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49次组卷 | 2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对于周克商,为何曾经独属于商的上帝会放弃对其的庇佑,转而属意于周,在《诗经·大雅·皇矣》中,周人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商人由于行为失当,失去了上帝的宠信,而周人凭借自己的行为,让上帝西望,收获了上帝的青睐。这(     
A.论证了政权更替的必然性B.说明政治体制具有延续性
C.体现了政治合法性的天命观D.推动了超氏族神信仰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觚”是行礼所用的酒器。春秋后期,不少诸侯国将觚下方的方形棱角改为圆形,这样既增加了容量,又更加便于制作(如图1、图2所示)。后世文人却大多认为这一“改进”是“为政不得其道”“君臣父子各失其本分诸义”的写照。这说明,春秋时期青铜礼器的变化(     

   

A.助长了民间的奢靡风气B.得益于铸造技术的进步
C.揭开了礼崩乐坏的序幕D.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山西绛县发掘的倗伯及其夫人的并列异穴合葬墓中,夫人为周氏贵族的仰身葬;倗伯则保留了本族的俯身葬。但从青铜器陪葬来看,倗氏贵族已基本周人化。这反映出当时(       
A.联姻是周王控制诸侯的主要手段B.分封制促进了周人文化的传播
C.周天子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血缘关系是封邦建国主要依据
2023-09-20更新 | 27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先秦至秦汉(3大考点11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8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6228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3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侯外庐先生以恩格斯的“家庭、私产、国家”三项为指标,用作东西方文明的比较。他指出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起源是从家族到私产再到国家,国家代替了家族,而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叫做“社稷”。因此,前者是新陈代谢,新的冲破了旧的,这是革新的路线;后者却是新陈纠葛,旧的拖住了新的,这是维新的路线。可见“革新”与“维新”是古代东西方不同的文明形态。

——摘编自江林昌《环地中海与环太平洋:古代世界的两种文明形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文化文明的“革新”与“维新”,自拟论题,展开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7-16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2023-06-21更新 | 4092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难点01 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