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礼器B.农具C.食具D.兵器
2022-11-24更新 | 1211次组卷 | 7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孟子》一书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公田指的是国君直接经营的全国土地
B.反映了井田制度下的耕作、劳役方式
C.描述了战国时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2022-04-04更新 | 853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强化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3 .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所反映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井田制的崩溃和私田的大量开垦B.土地私有制的确定与推动
C.生产工具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D.政府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4 . 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2020-07-11更新 | 8339次组卷 | 8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临淮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时,土地近常只耕种三年,三年后地力若本耗尽,另辟土地,重新分配。春秋中后期,三年换土易居的耕作法逐渐取消,国家不再定期重新授田,而是一次性授田、由耕作者在份地上自行轮种。这些变化反映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农民耕种土地积极性提高
C.土地私有倾向增强D.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普及
6 . 春秋时期,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形成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减少
C.家庭手工业快速发展
D.犁耕技术已经成熟完善
7 . 西周晚期的一些青铜器的铭文中出现土地交换和土地买卖的记录,甚至还列出了在场作证的王室官员的名字,以作凭据。这说明了西周晚期
A.土地出现私有化的趋向
B.宗法分封制严重破坏
C.青铜铸造工艺日渐成熟
D.井田制得到发展和完善
2019-03-25更新 | 713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省示范高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下列关于西周井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仁政的体现
B.井田制的瓦解是经济衰退的结果
C.井田制下土地兼并盛行
D.井田制下的“私田”不归农民所有
9 . 《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B.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
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
10 .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