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所谓“太学”,其实质就是儒家式的大学,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下至郡太守卒吏,皆用通一艺(一经)以上者,形成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的局面。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

——摘编自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等

材料二   (东汉以后)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

——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时期兴办太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西汉至魏晋时期学术文化中心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2-04-30更新 | 45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2 . 南朝时,铜矿有限,政府俦钱困难,市面上铜钱渐少,优质布帛逐渐取代铜钱成为交易媒介。世家贵族对这一变化表示积极支持,这主要是因为(       
A.政府权力被门阀士族所垄断B.庄园拥有了生产货币的权力
C.庄园经济自给自足不受冲击D.士族依赖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2-04-21更新 | 35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九)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东晋南朝谱牒之学大兴,出现了贾氏、王氏等专门研习谱学的世家,出现了《百家谱》《十八州士族谱》一类的专著。吴姓士族低于侨姓,所以另作《东南谱集抄》以记吴姓。朝廷专设“谱局”以修订和保管谱牒。材料说明
A.贵族政治是古代家谱学研究发展的根源
B.谱牒为统治阶级固化其政治特权服务
C.战乱频发迫使家谱编纂成为了专门学问
D.谱牒之学为朝廷征派赋役提供了便利
2022-03-29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4 . 东晋南朝时期,南迁的侨民可享受优待,社会矛盾趋急。为此,南朝统治者多次实行土断,即以土著为断,规定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一时“财阜国丰”,“豪强肃然”。 据此可知,当时
A.门阀士族的势力已急剧衰退B.战乱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C.经济重心已开始向南方转移D.土断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
2022-03-19更新 | 367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七贤砖画》,描绘了“七贤”游于竹林之下,饮酒清谈,抚琴吟诗,过着纵情山水、放荡不羁的生活。这反映出
A.士族阶层生活奢靡B.门阀政治日益衰落
C.文人画与时代关联D.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政权对峙中,南朝认为北朝的民族政权是非正统的,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魏民族;而北朝所著史书,认为正统乃属北方,北魏地处中原,是真正的正统文化所在地,而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这一现象反映出
A.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C.传统的夷夏观发生根本改变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被阻断
7 . 魏晋时期北方门阀士族分布示意图

该图所示现象
A.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B.有利于北方政局的稳定
C.根植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D.推动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8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特殊时代,各种力量此起彼落,在这个需要知识、智谋的时代,社会的变革促成了贵族与庶民之间的变动与流动,这样处于两者之间的“士”阶层便由此出现了;春秋战国大量的兼并战争,使得人才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各诸侯国都希望通过依仗那些出谋划策的人才,发展自己,使得自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夏商周时,学在官府,到了春秋时期,王权败落,官办的学校难以为继。私学的兴起开创了教育的新天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为时代所呼唤的智士,适应了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分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混战,是士族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历史背景。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同时,在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他们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迅速崛起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族制度的利弊。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时代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东晋南朝各代政权,都曾在其管辖区内设置侨州、郡、县,安置、优抚北方南迁流民。为北方流民即侨人专门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始于东晋初年,历经宋、齐、梁、陈,前后共二百余年。这一措施的实施有利于
A.解决藩镇割据问题B.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C.大一统国家的形成D.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2021-09-08更新 | 809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