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古代埃及与两河流域文明的空间距离不过几百公里,彼此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但却出现了大于印加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之间的差别。这一观点强调(     
A.农耕生活决定文明差异B.相互借鉴推动文明进步
C.自然环境塑造文明形态D.人类活动影响文明取向
2 .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和他的继承者不再率领着一支庞大而饥饿的军队从一座城市向另一座城市进发了,而是留在巴比伦,任命代理长官在辖区内进行统治,定期收缴赋税。这说明汉谟拉比及其继承者(     
A.放弃了对外的军事征服B.注重借助法典巩固统治
C.适时调整政府管理模式D.试图加快封建化的进程
2024-05-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约公元前17世纪起,两河流域出现了官方“界碑”。界碑上的文本均有着“他(王)量地并授地与(某人)”,或“王遣(某人),使他们量地”的刻文,同时罗列了土地交易时在场的证人名单、土地的买卖价值,以及转移产权的时间和地点。这表明当时西亚(       
A.土地买卖普遍B.以法律条文维护买卖双方利益
C.契约思想出现D.重视明晰产权和保护私有财产
2024-05-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最后一卷文综考试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公元前650年某地区使用的文字,下列关于这种文字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是印度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这种文字
B.多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
C.它是由表音、表意和限定符号组成的象形文字
D.它是字母文字的源头,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汉谟拉比法典》对作为报酬分配给士兵的“服役田”作了相关规定(如下所示)。这些规定旨在强调(     
○若士兵被俘,其子能代父服役,则由其子继承;若其子年幼不能代役,则留三分之一的土地给其妻以养幼子。
○若士兵自己离开职守而放弃土地……即使他回来也不能领回。
A.土地政策应适时调整B.增强军事力量的紧迫性
C.权利和义务相统一D.国家利益至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长达2700年,统一王朝的时间大概只有五六百年,长时间的内部冲突严重消耗了国家实力。因此,一旦遇到外族入侵,两河流域文明便一触即溃,两河流域的几个统一王朝全部在外族的打击下灭亡。据此可知,两河流域文明主要亡于(       
A.内部具有的竞争性和征服性B.周边民族的崛起与入侵
C.古代世界帝国的区域性扩张D.自身的封闭性与保守性
2024-05-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原则是“自我约束”,即一个人自身的行为应当符合社会的习俗和道德原则。它规定了各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对神明的敬畏、对国王的忠诚、对长辈的尊重、对子女的慈爱、对邻里的友善等。这些原则(     
A.注重宣扬君权神授思想B.旨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要求人们遵循纲常伦理D.引导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诗《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进入历史时期之前的国家状况。作为乌鲁克城邦国王的吉尔伽美什,必须先向“长老们”和“年轻人”阐明他的提议,征得这两个群体同意后才能行动。据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     
A.专制王权日益衰微B.政治具有原始民主色彩
C.文明呈现多元特征D.借鉴了古希腊政治体制
2024-05-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全球通史》中提到两河流域每年都会爆发毁灭性的、不可预测的洪水。有一首苏美尔人的诗写道:“只有人,他的寿命不会很长,无论他做什么,只是一场虚无。”这反映出(     
A.环境恶劣需移民扩张B.西亚农业生产的落后
C.洪水泛滥需制定历法D.地理环境影响人生观
2024-05-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苏美尔文学作品《绵羊与小麦的争论》写道:“谷物更伟大……拥有金银、牛羊的人,都会坐在拥有谷物的人的门口,在那里过日子。”类似的记载在两河文明的文献中屡见不鲜。这主要反映出两河文明(     
A.重视自身的农业传统B.畜牧业已从农业中分离
C.最早培植出小麦作物D.社会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