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2 . 如图为《1951—1990年苏联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对该图所示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工业与农业发展长期严重失调
B.苏联的国民收入持续不断地下降
C.斯大林模式因没有进行过改革而僵化
D.农业落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因
2022-06-08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孔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反映了1924、1928、1939年苏联人口的阶级构成,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国内外局势的影响B.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D.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2022-01-2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对此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方式
时间
手播
(%)
马拉播种机
(%)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
1928年74.425.40.2
1932年51.728.320.0
A.农业为苏联工业化提供经济条件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已经显露出来
C.苏联人民对农业集体化热情不高D.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成就不是很高
2022-05-07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呈现了1923-1927年苏联工业发展增长速度的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苏联
A.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B.依托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在实践中完善了新经济政策D.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
6 . 下表为苏联的经济结构变化表,这表明苏联   
年份1940197019801985
工业产值7.792163195
重工业13214391468
轻工业4.6305061
农业1.43.13.43.8

注:假定1913年的参数为1
A.实现可持续、均衡发展B.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
C.实现了工农业现代化D.人民的生活改善不大
7 . 1926~1931年,苏联的进口额逐年增加,且其中90%左右是机器设备的进口,高峰时一度达到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左右。然而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除了一些起样品作用的设备外,苏联几乎不再进口一般的机器设备。这一变化缘于(     
A.西方国家对苏联经济的封锁
B.法西斯国家对和平的破坏
C.经济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冲击
D.苏联工业研发能力的增强
2022-07-14更新 | 8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苏俄(联)某一时期《重工业、经工业及工业比重变化图》,这一“变化”

A.适应了战争时期军备供应的需要
B.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
C.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初步成效
D.标志着苏联斯大林模式的正式确立
2022-04-09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必刷卷03-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山东专用)
9 . 下表是苏联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比例表(单位:%),导致苏联下述变化的政策因素是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
192839.560.5
193253.446.6
193757.842.2
194061.238.8

A.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B.新经济政策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D.赫鲁晓夫改革的开展
2021-09-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面对时代的转型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

——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

材料二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
(2)材料二反映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1-05-0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